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二十九、平定李子通
2013/08/31 05:08:00瀏覽3|回應0|推薦0
江西方面,有一李子通,為唐室之勁敵。武德三年,李子通渡江攻沈法興,取京口。法興部下蔣元超拒之,敗死。法興於是棄毘陵,奔吳郡。自此,子通得以控制丹楊、毘陵等郡。同時,其又重用人才,命李百藥為內史侍郎、國子祭酒。

是歲,李子通渡江攻沈法興,取京口。法興遣其僕射蔣元超拒之,戰於庱亭,元超敗死,法興棄毘陵,奔吳郡。於是丹楊、毘陵等郡皆降於子通。子通以法興府掾李百藥為內史侍郎、國子祭酒。(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杜伏威派遣行台左僕射輔公祏、將軍闞稜、王雄誕等人攻李子通。子通終於大敗,加上糧食不繼,其只好放棄江都,保京口。至此,江西之地盡入於伏威,子通不復為李唐之勁敵。

杜伏威遣行台左僕射輔公祏將卒數千攻子通,以將軍闞稜、王雄誕為副。公祐渡江攻丹楊,克之,進屯溧水,子通帥眾數萬拒之。公祐簡精甲千人,執長刀為前鋒;又使千人踵其後,曰:「有退者即斬之。」自帥餘眾,復居其後。子通為方陳而前,公祐前鋒千人殊死戰,公祐復張左右翼以擊之,子通敗走,公祐逐之,反為所敗,還,閉壁不出。王雄誕曰:「子通無壁壘,又狃於初勝,乘其無備擊之,可破也。」公祐不從。雄誕以其私屬數百人夜出擊之,因風縱火,子通大敗,降其卒數千人。子通食盡,棄江都,保京口,江西之地盡入於伏威,伏威徙居丹楊。(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子通不久東走太湖,收合殘餘部眾,得二萬人。其又擊沈法興於吳郡,大破之,法興於是領左右數百人棄城逃走。

子通復東走太湖,收合亡散,得二萬人,襲沈法興於吳郡,大破之。法興帥左右數百人棄城走。(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葉孝辯迎子通,法興中途而悔,欲殺孝辯,卻反為孝辯迫得「赴江溺死」。法興死後,子通聲勢復盛,其領群臣徙都餘杭,盡收法興之地。其領土「北自太湖,南至嶺,東包會稽,西距宣城」。

吳郡賊帥聞人遂安遣其將葉孝辯迎之,法興中塗而悔,欲殺孝辯,更向會稽。孝辯覺之,法興窘迫,赴江溺死。子通軍勢復振,帥其群臣徙都餘杭,盡收法興之地,北自太湖,南至嶺,東包會稽,西距宣城,皆有之。(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杜伏威派其將王雄誕擊李子通,子通領兵守獨松嶺。雄誕使計擾亂子通軍心,子通退保杭州,不久復為雄誕敗之於城下。武德四年,庚寅,子通終於投降。

杜伏威使其將王雄誕擊李子通,子通以精兵守獨松嶺。雄誕遣其裨將陳當將千餘人,乘高據險以逼之,多張旗幟,夜則縛炬火於樹,佈滿山澤。子通懼,燒營走保杭州;雄誕追擊之,又敗之於城下。庚寅,子通窮蹙請降。伏威執子通並其左僕射樂伯通送長安;上釋之。(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九)

關於王雄誕,其後來又協助杜伏威平定汪華、遂安,使伏威盡有淮南、江東之地,乃初唐一重要大將。

先是,汪華據黟、歙,稱王十餘年。雄誕還軍擊之,華拒之於新安洞口,甲兵甚銳。雄誕伏精兵於山谷,帥羸弱數千犯其陳,戰才合,陽不勝,走還營;華進攻之,不能克,會日暮,引還,伏兵已據其洞口,華不得入,窘迫請降。(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九)

聞人遂安據昆山,無民屬,伏威使雄誕擊之。雄誕以昆山險隘,難以力勝,乃單騎造其城下,陳國威靈,示以禍福。遂安感悅,帥諸將出降。於是伏威盡有淮南、江東之地,南至嶺,東距海。雄誕以功除歙州總管,賜爵宜春郡公。(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九)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s88lai&aid=88030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