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事頭婆的一番話
2020/04/05 18:42:49瀏覽132|回應0|推薦0

1975 年英女皇訪港,在大會堂展覽廳發表的一篇演說中提到:「香港人與中國人民政府和諧相處,在東西兩大文化主流匯合點中獲益,這社會結構因家庭的聯繫得到增強......中國的傳統價值,結合英國的自由主義,在香港化為暖心可行的善念......」寥寥數語,已點出香港的精神所在。

「香港人與中國人民政府和諧相處」,中國人民政府代表深圳河以北廣大中國人,香港人是跟他們和諧相處,則香港人不是中國人,香港人是中國人的好友而已。

「中國傳統價值」不是「沒有國,哪有家」的集體主義,而是《大學》「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逐步展開。女皇特別重視「家庭的聯繫」,則她明顯以「家庭的聯繫」等於「中國傳統價值」。

一方面重家庭,一方面講究個人自由。講究個人自由是重視基本人權的保障、基本自由 (如言論、集會結社、新聞出版諸自由) 的維護。英國自由主義尤其重視機會平等、自由而公平的競爭、程序公義、私有產權等。

香港在「東西兩大文化主流匯合點中獲益」,即是缺少「家庭的聯繫」或英國自由主義,都不成香港。

以此為標準,今天有部份在香港居住的人,他們大聲高呼自己是中國人,這些人還算不算香港人?港共乃至藍絲汲汲於維護國家安全,一些父母甚至為了親中的政治立場而趕子女離家,這又是不是在體現「中國傳統價值」?至於外媒不准在港報導,遊行集會示威被水炮車、橡膠彈、催淚彈驅散,玩大圍捕,自由去了哪裡?

本土論述如雨後春筍,照我看,不及英女皇短短的一番話。由此番話,亦可知道,香港病了,而且快將死了。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s88lai&aid=132372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