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幾乎所有市民都變成本土派?言之尚早
2020/03/04 23:54:50瀏覽110|回應0|推薦1
讀李怡的文章,提到「這迫使幾乎所有市民都變成了維護香港本土權益的本土派」,李老未免太樂觀。

毫無疑問,港共的倒行逆施,黑警的濫權濫暴,令不少年青人脫中意識高漲,堅決以香港為家,捍衛港人利益。

可是,稍為年長一點,三十多歲,有事業的,標榜自己有理性的,他們雖對中共、港共口誅筆伐,冷嘲熱諷,但極其量只去到區選、立法會選舉票投黃色議員,幫襯黃絲小店,從根本制度上爭取港中區隔,高喊「中共倒台」、「打倒共產黨」,決計不會,因實現不了,可行性不高。當然,更甚者是移居海外,另謀新生活,以香港為家?承平時代可以,但要付出代價,不了,畢竟人生還有好大段日子。

四十歲以後的中年人,他們會覺得港共現在做得不好,但那是林鄭及其班底的問題,不是中共治港的問題,只要習近平換了人,新政府上場,一切就解決。其不知歷史上有中共插手一日,香港都不得安寧。中共根本讀不明香港這部大書,勉強無幸福。等而下之是放棄抱怨,早些起床排隊買口罩好過,自求多福。自求多福不能算錯,只是此屬消極地在苛政下求生存,成為積極「維護香港本土權益的本土派」就講不上了。

還未計大中華意識深重、擁抱「中共不是中國」的愛國撚,以及逢政府必挺的藍絲,「市民都變成了維護香港本土權益的本土派」其實只佔很少部份。

本土派始於 2012 年 D&G 事件,激發我者 (香港人)、他者 (中國人) 二分的族群意識。2014 年雨革,佔領區出現「中國管治下,普選必然假」字句,接著是城邦、港獨、歸英的香港前途爭論,三者皆以「支爆」為共同前題,因大家都相信,只有「支爆」,香港才有運行,香港人的權益才得以保障,這是本土派的總根源。離開「反共 (中)」,「本土」、「民主」永遠無法落實,不「反共 (中)」的本土派是膺品。

黃之鋒倡「民主自決」,民主、公民兩黨繼之,不「反共 (中)」的本土派始出現。過去大半年催生許多政治素人,他們都心繫社區,在地抗爭,得到不少支持,但這類人再多,能維護香港本土權益嗎?稱得上是本土派嗎?黑警照舊肆無忌憚,林鄭照舊做 show。

要維護香港本土權益,就要協助香港人擺脫中共及其傀儡的劣質高壓管治,國是學會「籌組影子政府、執政聯盟」云云,聽來很荒謬,但諸位真心黃絲,捫心自問,你們有無執政的心理準備?有無一分半秒想過做自己家園的主人?趕走中共、中國人?沒有的話,停留於不滿、忿恨、嘲諷,都不是本土派。

香港將來會有真正的全民本土派。當十多歲的年青人仍然銘記七二一、八三一,他們誕下兒女孫子,傳承這一段記憶,初生之犢不畏虎,那時全民本土派就有機會出現。目前就比較難了!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s88lai&aid=131924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