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5/10 23:25:44瀏覽1522|回應2|推薦21 | ||
竹子湖花季即將結束, 剛轉進竹子湖的主要道路,左邊有一處明顯的空地,由此走下階梯,會經過一座小橋。停下腳步伸個懶腰,橋下的水溝還清澈著,有不少水生植物隨著流水緩緩擺動。我們沿著水溝旁的小路信步前行,再一次開始拜訪海芋的老行程。 小路兩旁都是海芋,被我們暱稱為「海芋菜園」,因為此處地形坡度較陡,和竹子湖主要道路兩旁開闊的海芋田迥然不同。大部分遊客喜歡融入電視廣告場景──讓人眼前一亮的大海芋田,老實說我也喜歡,只是更愛沒有人車喧嘩與店家叫賣的小小海芋菜園。 其實,竹子湖原就是陽明山中霧色迷濛的幽靜山中谷啊! 海芋菜園中有恬適安靜的識途老馬,也有誤闖仙境而驚嘆連連、猛按快門的新朋友。走過小茅屋和小石堆,小路盡頭有座在下頭看不見的小瀑布(一連番的「小」,因這裡實在不大)。想看這瀑布,就得到水溝對面的「石頭田」了。 石頭田是竹子湖區其中的一座海芋園,因為不想採海芋,每次我們的旅程總是到園前小橋為止。這一天已近黃昏,石頭田入口這位阿伯問我們是否要採海芋,也許因為半小時前他已問過一次(我們在附近晃蕩太久),記得了我們靦腆的笑容,阿伯突然邀請我們:「現在沒人,恁入來看看啊,不採不要緊啦!」 「看瀑布這款角度尚好!」阿伯興沖沖拉著我們轉身,哇!終於得見小瀑布的廬山真面目。「阮這裡生意不好啦!」阿伯解釋,因為遊客大多走到外圍的海芋田便開始採花了,少數人走到小路盡頭,偏偏他的田在對面,一般人往往懶得過橋。可以想見他的窘境──半小時來,我們確實只見到另外兩三人走進石頭田。 「恁知阮這按怎叫石頭田嗎?」原來田地中名副其實仍盤踞著許多大石。政府開闢溝邊步道時,向農民們各徵收了一部份土地,阿伯也捐出橫跨水溝兩側的部分。無奈公家工程只做到園前小橋為止,連溝旁入口處的大石都不願意順便挖開,阿伯只好和兒子兩人自行找工具將大石分鑿成石塊,再想辦法搬運到園中各處,有些組成溝邊堤防,有些作為田埂踏腳石。後來兒子因在工廠意外受傷,無法再負重,如今他們搬不動或無力再鑿的石頭仍留在原處。因著大石地形而打造成梯田式的海芋園,也成為石頭田的特色了。 是的,出於心軟,聽到這裡,我們就想跟阿伯採海芋了。這是我第一次採海芋呢!看起來柔美的海芋在飽含水分時,原來如此結實。在阿伯的指導下,我的手指順著翠綠挺拔的花莖滑到基部,略略剝開基部的葉子,輕輕握住花莖垂直向上拉──「剝」的一聲伴隨著奇妙的感覺,一支完美無瑕的海芋就離開土地到我手裡了。 一邊採海芋,一邊聽阿伯說話,或許是平時缺乏聊天的對象吧,這位因家計負擔而難免辛苦鬱悶的老人家開始天南地北說起,從家中成員現況,聊到自己小時受日本教育及躲二次大戰空襲的往事: 「阮70多歲啦(哇,真的看不出來,可能因為阿伯經常勞動)…」 竹子湖山谷中看不到夕陽,天空還是很藍。阿伯的青睞,讓我們享受了一個美好的黃昏。帶著整束海芋、滿心眷戀與一絲擔憂,我們和阿伯道了再見。 阿伯,祝你身體健康!下次我們會再來! 海芋的季節已到了尾聲,明年如果有朋友想採海芋,我想會帶他到石頭田。如果你到訪石頭田,相信你也會珍惜每一棵海芋植株。一朵海芋只賣10塊錢,但裡頭有阿伯的血汗以及對家計收入的殷殷期盼。 *小建議: *如果想看更多此次的照片,請見相簿。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