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北京觀察-民進黨研究 將成顯學
2010/12/08 17:25:41瀏覽190|回應0|推薦0

2010-12-08 中國時報 【王銘義】

     九○年代初期,許信良經由日本參議員田英夫的居中牽線,率民進黨人士取道大阪密訪北京,並與中共統戰部副部長萬紹芬開啟「民共對話」歷史先河。此行,雖為許信良確立了往後「大膽西進」的政略,但卻沒有為民進黨人帶來「大膽對話」的啟示。

     台灣五都選後,國民黨穩住三席,民進黨則贏得較高得票率。總結各方對選情觀察,對選民結構的變化,兩岸政策因素的影響各有評估,但各方更加關注一項新興政治訊號:「民進黨的選舉手法變了!」

     近日,涉台部門與藍綠人士的溝通對話,幾乎都圍繞民進黨政治形象的改變,究竟只是宣傳手法翻新,或結構性的質變,眾說紛紜。不過,明確的是,民進黨為角逐2012年大選,中國政策勢必要有全新的務實論述。

     因此,當蔡英文拋出準備設智庫強化兩岸政策論述的政治訊號後,即受到北京高度關注。國共兩黨雖樂見民進黨務實調整政策態度,但對國民黨來說,可謂五味雜陳,因為,兩岸政策恐怕不再是「獨家壟斷」的政治市場。

     長期以來,民進黨雖有個別人士與大陸維持對話,但民進黨當權派受制基本教義派,或基於不合理的前提條件,或現實權力考量,始終無法與北京開啟常態化溝通對話,以致坐失諸多促進兩岸關係良性發展的關鍵作用。

     相對的,民共對話難以發展成溝通機制,並非僅是民進黨的獨派立場使然,中共對台政策的侷限性與政黨交流的選擇性,也是造成民共兩黨無法開啟常態對話重要關鍵。

     隨著台灣政黨政治穩步前進,與民進黨兩岸政策的現實考量,加以五都選後政治版圖位移的動態趨向,涉台部門與涉台策士已明顯感受到,與民進黨開展溝通對話,加強民進黨研究必將是2012年大選前的「顯學」。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pa285&aid=4677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