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蘭谿村聲:馬英九的挑戰
2010/12/03 21:47:49瀏覽185|回應0|推薦0

台灣立報2010-12-02 22:24 作者:倪世傑

國民黨在這一次五都市長選舉中輸給在野的民進黨40萬票,約5%的得票率,候舉人因素固然佔了部分因素,影響國民黨在南二都的表現,而台中市的翁奇楠命案與接連發生的飆車族碾人事件所造成的治安敗壞形象,也讓胡志強付出了代價。但總票數落後民進黨是不爭的事實,換言之,掌握中央執政權並未帶來顯著的選舉優勢,ECFA的簽訂以及本年度迄今超過4%經濟成長、低於1%的CPI物價指數成長率,都無法改變民進黨總票數淨贏40萬票的現實。

距離2012年總統大選僅剩區區16個月,馬英九艱困的連任挑戰即將展開。首先是經濟問題。如前所述,總體經濟成長與受控制的物價指數雖未反映在選票上,但幾乎可以確定的是,如果CPI年增率超過3%,總體經濟成長走緩,馬英九的連任之路將更形艱辛。

美聯準會狂印鈔票的量化寬鬆政策已經造成全球原物料價格上漲,台灣能夠倖免嗎?不會,經濟成長同樣也會帶動物價上漲,但是總體經濟成長並非均質分佈,南台灣的經濟成長明顯不及北台灣,而且財富分配的狀況越來越不公平。

根據天下雜誌半年前的調查,台灣的全體受薪階級負擔了72%的綜所稅,企業綜所稅率更降低到17%,且最賺錢的10家企業綜所稅交不到10%,且都更題材極有可能再造地價與房價飆漲的歪風,此矛盾絕非社會住宅可以化解。如果近一年來國民財富還有一些增加的話,都會被各種可預期的各種物價上漲蠶食殆盡,企業減稅帶來政府稅收減少也不利於社會福利服務的供應,更何況馬英九執政到現在除了消費券發放以外,都仍在民進黨執政期間建立的再分配機制中運行,未見其它需求面的政策的創新。

經濟的「客觀現實」需要個體的「主觀認識」才能夠發揮效用,更何況經濟利益難以有效滴漏下去的情況下,馬英九沾沾自喜的大陸政策未必能夠爭取選民支持,尤其在ECFA電視辯論中蔡英文主席表現不佳,並從「重新執政後再公投廢止」到「若重新執政將延續前朝政策」的態度大逆轉,反而在五都市長選舉中淨贏40萬票,選民並沒有因為馬英九的兩岸政策更支持他,更沒因為蔡英文的態度反覆而背棄她。面對強韌的民進黨基本盤,掌握中央、立院多數與三都執政權的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總統連任之路佈滿荊棘,難度超出想像。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pa285&aid=4662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