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聯合社論-民進黨應早日確定總統候選人
2010/11/30 19:04:18瀏覽137|回應0|推薦0

【聯合報社論】2010.11.30

  五都選舉使蔡英文代表民進黨競逐2012總統的情勢更形凸顯,這是民進黨世代交替與路線轉型的重大契機。應及早經黨內程序確定總統候選人,以醞釀主客觀情勢,爭取盤整的時間與空間。

  選前,蘇貞昌與蔡英文是民進黨總統候選人的「唯二人選」;但選後立即出現蘇已「出局」的聲音,而蘇是民進黨前輩人物中唯一能與蔡相提並論者,他若退場,即宣告民進黨的世代交替已經洗掉了最後一張牌。

  蔡英文之所以能取得優勢,是兩年來歷次補選及五都選舉的戰績所致,蘇貞昌恐也不能不認輸,因此似可免去黨內權力鬥爭的曲折。今後,蔡英文將帶領民進黨邁向世代交替、總統大選,與路線轉型的「三合一工程」。

  世代交替使蔡英文能將老一輩的人物清場,真正站上民進黨的權力中心;因而將便利她帶領路線轉型,而路線轉型又與總統大選的勝敗及若勝選後的國家治理架構有關。因而稱作「三合一」。

  民進黨的前輩人物皆出身於民主運動,但蔡英文則是民進黨領袖中唯一發跡自國民黨(李登輝)政權的人物,且其早期關注是國際事務而非國內黨爭。也許是這樣的身分背景,使她能跳脫民進黨的傳統,對「中間選民」的感受比較靈敏;她若能在此時此際成為民進黨的總統候選人,不僅可以完成民進黨內的權力世代交替,亦是路線轉型的契機,而總統大選更使路線轉型成為迫切必要之事。

  蔡英文「三合一工程」的操作動線應是:世代交替路線轉型總統大選。先確立其代表民進黨競選總統的地位,接著進行路線轉型及論述建構,然後投入總統大選。問題是,如今距總統大選僅一年四個月,倘不早日發動,盤整情勢的時間及空間恐皆不夠,難以完成這個大轉彎。

  這個大轉彎的主要彎道是在國家定位與兩岸政策。民進黨如今的說法是,有如新當選的大台南市長賴清德所說,「我主張台獨/但我要到中國行銷大台南」;此說出自一位市長之口也許可以理解,卻殊無可能成為民進黨總統候選人的兩岸政見。因為,北京的底線是: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

  也就是說,在中央執政的馬政府不主張台獨(不獨),及持守「九二共識」(但書是一中各表,不統)的前提下,做為地方首長的賴清德也許有機會登陸行銷台南(或許不收回主張台獨那句話就不行);但倘若蔡英文當選中華民國總統,亦持「主張台獨/與中國交往」的政策,賴清德恐就未必能登陸賣水果了。

  兩岸關係經ECFA等加深加廣的連結,已經通過了不可回轉折返點;這個走勢,在「反台獨/九二共識」的架構下可以「和平發展」,但若民進黨欲拆除這個架構,選民是否同意是一回事,即使同意而使民進黨贏得總統選舉,北京卻斷無同意的可能。屆時,兩岸由ECFA等連結起來的關係已難切割,但北京政權與民進黨政府卻必爆發政治角力,那將是一個不堪設想的大危機。因而,民進黨若欲贏回政權,即應在總統大選時完成路線轉型,一則可改善選情,另則更不致在若勝選執政後進退兩難而遭北京挾持。

  然而,民進黨關於國家定位及兩岸關係的政策論述,如今仍是「台獨黨綱/台灣前途決議文/正常國家決議文」三者矛盾並立;而蔡英文本人則有「主張兩國論/反對九二共識/反對ECFA」的紀錄。這些皆使路線轉型更形困難,亦使蔡英文欲取得黨內外及國內外的信任更加不易;此絕非一句「若執政將延續前朝兩岸政策」所能交代。但是,若無路線轉型,民進黨恐難贏得總統大選;且倘若勝選,兩岸統獨角力反而又是民進黨及台灣的大災難。屆時,路線轉型未成的蔡英文,其下場必如轉型失敗的陳水扁一樣,別無二致。

  蔡英文應讓民進黨的支持者知道,「如果要我選/就要聽我的」;善用此一歷史機遇,一鼓作氣,完成她的「三合一工程」。民進黨曾為陳水扁競選而發表「台灣前途決議文」,因而蔡英文亦當因勢利導,在「十年政綱」中,一舉完成以國家定位及兩岸政策為主軸的路線轉型。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pa285&aid=465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