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2關鍵:切身政策與公平
2010/11/30 18:28:58瀏覽140|回應0|推薦0

【聯合報楊永明/台大政治系教授(台北市)】2010.11.30

  這次五都選舉的過程和結果顯示一項重要訊息:2012總統大選的勝選關鍵,不是兩岸,而是政策;不是經濟,而是公平。

  兩岸關係和經濟議題,當然是影響並決定台灣社會與發展的關鍵因素,也是兩年來馬政府引以為傲的政策成就。的確,2003年中國大陸成為台灣第一大貿易夥伴,2010年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上路在即,然而民進黨政府依然無視於台灣的困境,阿扁任內為了國內選舉與意識形態,使得兩岸關係與台海安全陷於走鋼索的危險,此時2008年馬英九的當選就是台灣人民對於阿扁烽火政策的回應。

  然而,現階段的兩岸關係已經呈現穩定走向,經濟發展也逐步回春,除非在未來一年內發生重大兩岸與經貿動盪,否則人民多半會視之為既定事實狀態。幾次選舉證明,人民比較會因為不滿現狀而投票,比較不會為珍惜現狀而投票。

  同時,民進黨雖然在兩岸議題上捉肘見襟,但是也絕對瞭解兩岸走向無法逆轉,五都選舉時蔡英文主席也提到如果2012民進黨執政,ECFA將會延續不變;相信在未來幾個月內,民進黨也會提出其兩岸政策主張,當然會大舉標榜台灣尊嚴與自主,可是在實質層面大致還是會延續現有兩岸關係與經貿的發展。

  未來一年兩岸關係的重點是經濟與文教交流,國民黨不會碰觸兩岸政治議題,以避免被貼賣台標籤,可以預見兩岸關係會呈現穩定發展局面。因此,兩岸議題在2012年總統大選,不再是民進黨的罩門、國民黨的優勢。

  國民黨如果繼續以警告方式,告知民眾民進黨上台兩岸倒退,其效果將會很有限。民進黨這次在五都選舉上,避談兩岸專注治理,因而獲得大幅選票支持,五都都如此,更何況其他縣市。

  五都選舉證明人民和切身相關的議題較有共鳴,包括教育、社福、治安、交通、地方等具體政策,而不是距離遙遠的兩岸關係和區域經濟。例如台北市提出社會住宅、台北縣提出三環三線,都是引起人民關注的議題,而台中市胡市長領先票數不多,其實也和治安有一定關係。

  最後,社會公平議題將會主導未來台灣政治辯論的主軸,過去台灣引以為傲的社會公平和貧富差距已經過去,愈來愈融入全球化和區域整合的台灣經濟社會,許多民眾感覺上是富者愈富、貧者愈貧,嚴重社會不公平現象開始大幅出現,加上媒體對於名人奢華的大幅報導,此時政黨標榜經濟成就必須有配套的社會政策,否則無疑是與富人同路。

  其實,兩岸關係與經濟議題雖然被更大的國際與區域因素所影響著,但是政府決策還是關鍵所在,只是目前呈現穩定發展狀態,五都選舉指出當前民眾關注的是具體政策與社會公平議題,未來如果兩岸出現變動或是經濟開始衰退,自然又會成為政治選舉的主軸。

  這種變化對於台灣政治社會是一件好事,政府更加注意政策規劃與治理績效,人民更關切周遭環境與生活品質,而不是意識形態或族群議題,這是五都選舉對於總統大選的影響,也是台灣民主化的一種進步吧!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pa285&aid=465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