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決戰2012/兩岸議題上場 三中決勝
2010/11/29 17:44:09瀏覽269|回應0|推薦0

【聯合報張五岳/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北縣淡水)2010.11.29

  此次五都的選舉結果已揭曉,從席次與得票率而觀,不少人都讚嘆台灣百分之60的選民,透過兩種不同的結果,給了朝野政黨一個深刻的反省與警惕。

  綜觀此次五都選舉,台灣選民在投票行為取向上,所謂「三P」(候選人個人特質personality、政黨party與政策policy),可以說完全不見政策的對話與辯論,也促使兩岸關係與大陸政策在此次選戰主軸中罕見地被淡化與邊緣化。然而,為未來不論是立委選舉,或是總統大選,兩岸關係恐怕是朝野無法迴避與亟需正面交鋒的主要議題。

  對於在野的民進黨而言,由於南二都穩操勝券,因此主攻北、中三都(基本盤藍大於綠),刻意在兩岸關係議題上避免形成藍綠對決,策略雖屬成功,惟未來能否不用擔心顧此失彼,且在十年政綱中,讓總統候選人因應勝選需要,提出讓多數中間選民可以接受的「中國政策」,可謂重中之重。

  對於執政的國民黨而言,在金融海嘯過後各國舉行的期中選舉,大多數執政黨都因為經濟議題紛紛慘敗,國民黨能有此「慘勝」成績,已屬難能可貴也讓人感到意外。這一方面歸諸於高投票率,另一方面恐怕與北二都對於兩岸關係較為關注與期待有關,但幸運之神會如此眷顧執政黨嗎?

  馬總統上台以來,各項施政中民意支持度最高的首推大陸政策,然朝野政黨最為對立與分歧的亦是大陸政策。未來朝野在兩岸關係的爭論焦點上,雖然仍然將難脫主權、尊嚴、民主、統獨等窠臼,但在兩岸關係議題上,從此次五都選舉觀察未來的兩次重要選舉,除了上述的「三P」之外,「三中」將是勝負的關鍵。

  所謂「三中」,首先乃是地域上的「中南部」選民,尤其中部選民將是關鍵;其次,經濟上占全台企業家數高達98、勞工數佔76的「中小企業」;最後,在選民結構上移動最快、此次朝野競爭最烈的「中間選民」。這「三中」將有相當大比率是以自身經濟考量作投票的判準。

  今年台灣的GDP可望達到9.98%,創下21年的新高,兩岸貿易金額也將達1300億美元以上再創榮景。然而伴隨著GDP與兩岸經貿的快速增長,庶民特別是上述「三中」,在投票取向上似乎更關注薪資所得是否增長,失業率是否下降,貧富差距是否加大,房價與物價是否上漲,此四大因素中,尤其以薪資所得增長與失業率下降最為關鍵。

  綜觀目前台灣的GDP增長與兩岸經貿的熱絡,大都是藉由出口(占GDP約68.44%),尤其是ICT(資通訊產業)的出口(占GDP12.63%)所創造,它創造了台灣的GDP與兩岸經貿榮景,但卻對就業無顯著效益。台灣的中小企業從事服務業占81.3%,製造業占18.7%,農業占不到0.01,中小企業從事出口金額僅占16.88%,且大都集中在北部都會區。

  因此筆者認為,2012年台灣的大選,在兩岸關係議題上,「三中」將是藍綠陣營主要勝負的關鍵因素。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pa285&aid=4647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