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勞動部未撥補勞保虧損 立委批失職
2014/09/21 17:06:43瀏覽398|回應0|推薦0

【經濟日報記者孫偉倫即時報導】2014.9.21

  台聯立委葉津鈴今天表示,台灣各類社會保險在法條中都規定,虧損由中央主管機關應負責撥補,明年度政府對公保、農保、國民年金虧損都編列預算撥補,但勞動部至今對勞保虧損一毛未補,嚴重失職,而行政院只獨厚公教人員,也製造了階級間的不平等。

  葉津鈴說,雖然法條中都有規定,中央主管機關應負責撥補虧損,但不同保險獲得撥補可說天差地別。例如在104年預算中,公保虧損撥補108.3億,農保26.1億,國民年金167億,勞保還是未編。

  葉津鈴表示,勞保潛藏負債累計高達8497億,就算是每年2,000億補助,也要40年。從公教保險及勞工保險的虧損撥補比較來看,行政院對公教保險撥補一毛不少,但是對勞工保險卻是一毛不給,行政院輕勞工,獨厚公教人員。

  葉津鈴指出,公教人員保險法第5條條文規定,公保虧損由財政部審核撥補;勞工保險條例第69條規定,虧損由中央主管機關審核撥補;國民年金法第47條規定,國民年金措財源,無法由中央政府責任準備支應時,應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預算撥補;農民健康保險條例第44條規定農保虧損由主管機關審核撥補。

  公保虧損補助從民國70年度開始編列,累計撥補4120.4億,農保從81年開始編列,累計撥補1449.8億,國民年金則在104年首次編列。

衛福部 積欠自家70億國保保費 

【聯合報記者許俊偉/台北報導】2014.9.21

  衛福部是國保的中央主管機關,卻積欠自家保費,原本今年六月應繳的上半年近70億元保費,至今未繳。這不僅是國保上路六年來首見政府欠費,衛福部因延遲撥補將遭勞保局加收的額外利息,也得全民埋單。

  衛福部積欠的保費,目前財源在哪還不確定,再不盡速解決,恐怕連十二月即將要繳的下半年保費也付不出來。衛福部不只保費沒給,依法也由政府負擔的國保「差額金」給付,今年也沒付給勞保局。

  「國民年金法」規定,國保保費由被保險人和中央主管機關各自分攤六和四成,受託單位勞保局每年五月和十一月底會向衛福部「開單」收費。不過,衛福部今年上半年保費到現在還沒繳。

  依規定,政府欠費要依郵政儲金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按日計息。若從七月起算至昨天,利息已經達兩千多萬,如今卻得全民埋單。衛福部還款的時間拖愈久,利息就會不斷累加。

  據了解,國保今年的差額金給付,因衛福部沒給錢,全靠公益彩券盈餘和「中央政府責任準備」來應急,但中央政府責任準備金近期就將用罄。

  勞保局說,差額金是指年滿65歲的被保險人,有A、B兩式的老年年金可擇優請領,但領A式者,與B式的差額由衛福部負擔。

  由於國保只上路六年,目前50多萬名正在月領國民年金者年資都不高,高達50萬人都是領A式;至於用來支應保費、差額金的公益彩券盈餘和公務預算,過去用剩的結餘則會作為中央政府責任準備。

  凡年滿25歲、未滿65歲的國人,只要未參加任何其他社會保險和仍未領取相關老年給付者,都會被自動納入國民年金投保對象,目前約有370萬名被保險人。

  勞保局則緩頰,目前國保基金餘額還有1800多億元,政府欠費還不至於影響到民眾請領國民年金。

潛藏負債暴增 國保基金32年後恐虧空

【聯合報記者許俊偉、黃文彥/台北報導】2014.9.21

國保最新精算報告出爐,國保基金潛藏負債較兩年前精算時一口氣暴增逾一倍;在維持現行費率百分之7.5的情況下,預估民國120年會開始吃老本,基金餘額將「快速下降」,135年餘額轉為負數,將不足以支應給付支出,也就是32年後破產。

「國民年金法」規定,年滿65歲才能請領國民年金,推估破產這年、滿65歲者為七十年次的民眾,也就是今年33歲以下的被保險人,屆時一毛國民年金也領不到。

根據報告,這次精算是以去年十月一日為評價日,當時基金餘額為1500多億元,推估後潛藏負債達5400多億元,不僅較上回精算多出逾一倍、2800多億元,提存率(基金餘額支應潛藏負債的比率)也從三成六降到只剩兩成八。

精算報告說,若費率維持不變,國保基金120年開始收入不夠支出,收支逆差情況比上回精算又提早一年,直至135年基金餘額就會全部虧空。

報告還預警指出,未來40年保費收入呈現平緩狀況,但國民年金仍屬開辦初期,請領給付的人數還不多,120年前都屬於在「儲蓄階段」,但隨著請領給付的人逐年增加,每年支出會開始增加,加上受高齡化影響,120年以後基金餘額即將「快速下降」,未來勢必產生「財務失衡狀況」。

衛福部社會保險司專委姚惠文說,精算基準並未考慮未來費率會調漲,只要基金餘額不足,國保每兩年就會調高百分之0.5的費率,目前基金還很安全。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pa285&aid=17447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