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作文短評
文句的通順和合理度宜再多用心。第一段提到學習方式的提供,無論媒體如何發達,都還是無法否認學校和家庭所提供的教育功能,特別是學校,應該還是學生最主要的學習場所。
而造成現今媒體素質不佳的狀況有許多因素,建議同學在說明時應避免較武斷性的論述,比方說媒體不思改進的根本原因真的是大眾不抵制嗎?是否也有記者為了趕時間、充版面的時候呢?而媒體素質的低落都是源於大眾素質下滑嗎?現在的教育水準明明遠高於過去啊!因此,若能從更客觀的角度出發,可以讓文章更具說服力喔!
寫作思路引導
一、先縱論媒體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二、闡述現今臺灣媒體的現況,及其造成的影響。 三、以針對媒體的改善建議以及期許作結。
寫作技巧講義:縱論人、事、物
論說文,顧名思義,即是有「論」有「說」。「論」是為了使人信服,「說」是為了使人明白,因此「論」是在析辨道理、提出主張,「說」則是要說出事實、呈現真相。「說」是「論」的根本,只論不說,論便失去依據;只說不論,說便達不到教化勸服的目的。不管是說理還是論理,總之,論說文是需要講「理」的,要有所論,有所說,有所主張。至於理的探討,則要從人、事、物的觀察及取材入手,去建立論點、提出論證、進行論說,如此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成理。例如:
國父有篇題為〈立志做大事〉的文章說:「我讀古今中外的歷史,知道世界上極有名的人,不全是從政治事業一方面成功的。有在政權上一時極有勢力的人,後來並不知名的;有極知名的人,完全是在政治範圍之外的。」由此推知:「古今人物之名望的高大,不是在他所做的官大,是在他所做的事業成功。」然後進一步提出這篇文章的主要論點:「所以我勸諸君立志,是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以上所講的道理是從「人」而來的。
劉墉 〈肯定自己〉一文藉著搬家一事,向兒子說明凡事能夠自己作主,固然值得高興;但相對的,也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起完全的責任,甚至對別人負責。──這裡所講的道理是從「事」而出的。
宋晶宜的〈雅量〉則以一件衣料的花色引起眾人不同的看法,來論說「由於每個人的性格與生活環境不同,所以看法或觀點也就各異其趣」的道理,並由此而主張:人與人之間應該有彼此容忍和尊重對方的看法與觀點的雅量。──這段文字的論點是由「物」引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