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三國「投名狀」看劉備大頭症 - 評朱子彥翻案文章
2013/01/26 22:46:22瀏覽1528|回應0|推薦55

(上海靜安寺: 始建於三國東吳大帝孫權赤烏十年(247年),距今1700多年歷史)

 

「.... 荊州之失,關羽敗亡,劉備當負主要之責是毋庸置疑的,甚至亦不排除劉備假吳人之手剪除關羽的可能性。」  - 朱子彥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book/2012-12/17/c_124106676_3.htm

 

日前在新華網站上,看到朱子彥先生發表這篇名為「關羽失荊州與劉備尾大不掉之慮」的翻案文章,內容十分精彩,一時手癢,不免也來寫兩句,表達個人淺見。

朱先生贊同國學大師章太炎「(蜀) 假手于吳人,以隕關羽之命」的觀點,認為:

 

「 .... 關羽驕橫跋扈、目空一切 .... 且對劉備有諸多不滿。對此,劉備當然不可能無所察覺,但是,關羽手握重兵,鎮守荊州,不但易代之後將難于控制,即劉備健在之時也感到沒有把握。怎麼辦?如何處理這個問題,這必將提上劉備思考的日程。

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 劉備自然是興奮的,然興奮之余,不知其是否還有一絲隱憂,即平日已十分跋扈的關羽很可能會更加居功自傲,屆時將有尾大之慮。此時劉備年已近耳順,其子劉禪懦弱,故在養子劉封丟失東三郡之後,諸葛亮慮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禦,勸先主因此除之。劉備欣然同意,遂賜封死,使自裁

既然劉備能不顧父子之情,毫不猶豫地處死劉封,劉備又怎麼會考慮其同關羽所謂的兄弟關係呢?何況關羽要比劉封剛猛得多,易世之後,劉阿斗根本制禦不了他。陳壽在《先主傳》中評曰:先主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高祖乃劉邦也,為鞏固西漢王朝,劉邦生前就翦除了韓信、彭越、英布等異姓王。劉備既有高祖之風,就有可能會效倣祖宗故事,在關羽丟失荊州,全軍覆沒之後,幹脆假手于吳人,以隕關羽之命。所以,我們千萬不要把古代的君臣關係太理想化,以為真的有什麼桃園結義,誓同生死。....

 

朱先生這番三國版的「投名狀」推論有一定道理,不過,個人對此也有不同的見解;劉備如果真想借吳人之手剪除關羽, 那實在是下了一步臭棋。

 

首先,他借吳人之手剪除關羽的代價是丟了荊州。荊州地位的重要性,恐怕遠比關羽的命大多了。另外,在荊州戰前的蜀漢據有荊益兩州及漢中之地,五虎上將俱在,正是兵鋒正盛、國力最強的時候。對於東吳而言,曹魏強時,聯蜀拒曹,蜀漢強時,自然會聯曹制蜀了。而此時犧牲荊州及關羽,無疑是自毀長城,倒不如留著關羽,同時另擇上將在荊州看著東吳,劉備還可以騰出手來傾力伐魏。而原本就是荊楚人士的龐統,搭配穩重驍勇的趙雲,也許是好的駐荊州人選。

如真要剪除關羽的話,倒不如讓關羽當伐曹先鋒,藉魏人之手隕關羽之命,其效益恐怕比讓關羽喪命於吳人之手來的大。對於好大喜功的關羽來說,擔任北伐先鋒官的榮譽,以及立頭功的機會,其誘惑只怕是比駐守荊州來的大多了。對於劉備而言,也不至於失了荊州,以及破壞孫劉聯盟;如果關羽因此隕命於曹魏,還更可以藉著報國仇家恨的雙重正當理由滅曹。

 

另外,劉備對於當時的情勢判斷嚴重失誤,他對於自己的力量太有自信,也許可以這樣大膽推論,劉皇叔大概打算藉犧牲一個關羽,而進一步得到伐吳的藉口, 出兵併吞江東滅吳。反正憑著蜀漢當時的強盛國力,不僅丟失的荊州搶的回來,連整個江東六郡都變成囊中之物,也不在話下。

因此,在荊州失守,關羽被殺之後,劉皇叔藉著為關羽復仇的理由,不接受東吳的請和,不顧諸葛亮及趙雲等人的反對,舉全國之兵,貿然伐吳。

可以想見,當時的劉皇叔睥睨一切,自我感覺十分良好,患有嚴重的大頭症。

 

當時形勢上如發展到荊州守不能守,救亦不能救,最好的作法則應命關羽撤退以保存實力,「讓開大路,佔領兩廂」;而後尤其更不應讓局面惡化至破壞孫劉聯盟,壞了諸葛亮當初擬定的隆中對大戰略:東聯孫權,北伐曹魏。我們的劉皇叔怒而興師伐吳,在夷陵之戰中,遭陸遜誘敵深入,避其銳氣,擊其惰歸,火燒連營七百里;最後劉備敗走白帝城,把原本可用於日後北伐的家底全都打光了,也種下蜀漢滅亡的遠因。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談到 :

 

「.... 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爲之用,此可以爲援而不可圖也。

.... 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脩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衆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隆中對的重點在於「聯吳拒曹」,時機成熟了,還可以進一步「聯吳滅曹」。

在聯吳拒曹的大戰略方針之下,蜀漢、東吳雙方盡可以小打小鬧。倘若如果真的翻了臉,大動干戈,卻又無法消滅對方,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徒然留給曹魏便宜而已。

東吳深知這點,所以即便殺了關羽,之後仍然向劉備求和,在劉備死後,東吳也並未像劉備那樣魯莽,未趁人之危,趁劉備敗亡之際趁機進攻蜀漢,蜀吳最後仍然回到了聯盟的道路,這點孫權高明多了,可惜關羽劉備缺乏戰略眼光,不能堅守諸葛亮制定的大戰略方針,乃至功虧一匱,直到後來孔明執政後,才又回到原先的戰略道路,然而卻已時不我予。

當時漢中戰役剛落幕,蜀漢兵馬疲憊,急需休整,加上關羽守備荊州兵力亦不是很充足;因此,荊州如不能守,救亦不能救,則應暫時讓出荊州給東吳,保存實力,暫時消除蜀吳之間的矛盾,甚至還可以以讓出荊州為交換條件,邀請東吳出兵,一起北伐,破壞聯盟實為劉備不智之舉。

 

在這裡要說明的是,個人以為,我們必須正確理解諸葛亮的隆中對。也許有人認為,隆中對也主張蜀漢必須「跨有荊、益」,必須擁有荊州,才能「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因此,荊州是不可失的。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妨首先看看當時的政治情勢,在關羽敗走麥城的那年,建元二十五年(西元220年),曹丕稱帝。而後劉備亦於次一年(西元221年)稱帝。然而孫權深諳「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道理,不急於稱帝。甚至在劉備兵鋒直抵川口,逼近江東時,還向曹丕稱臣,因而有了三國演義「孫權降魏降九錫」的故事;可見孫權的身段是非常柔軟的。

我們可以換個方向思考,倘若當時劉備願意維持孫劉聯盟,甚至主動出讓荊州以換取孫權共同伐曹,以當時蜀漢的國力強盛,身段靈活的孫權向稱帝的劉備稱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這麼一來,「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這一「上將」就成了孫權,而不必然是關張趙了。

 

我們再回到劉備要借吳人之手剪除關羽的推論,這點就牽涉到劉備的胸襟問題了。天下都還未統一,正是用人之際,再加上蜀漢人才是三國裡最少的,要削藩也要等一統江山之後再削,歷代開國英主都是這麼做的(包括他劉姓的老祖宗劉邦)。天下未一統,蜀漢人才少,劉備就已經開始削藩,要剪除關羽,這是臭棋。再加上藉為關報仇的理由而伐吳,破壞聯盟,則更是臭棋之最。諸葛亮及趙雲等人是不贊成伐吳的,這不僅破壞諸葛亮擬定的大戰略,而且伐吳正當性薄弱,曹魏篡漢是國仇,而關羽被殺只是家恨,今國仇未報,先報家恨,這是劉備大頭症發作所致。破壞孫劉聯盟,是劉備的最大敗筆。

 

因此,我們可以歸納出,在荊州及伐吳的決策上,劉備陣營連續犯了幾個致命的錯誤 :

第一,關羽個性強烈,也有其性格上的缺點,如劉備不夠信任關羽,則根本不要讓關羽守荊州。

第二,如判斷荊州守不住又不能救,就撤退不要硬守。甚至乾脆主動讓與東吳,做為共同伐曹的交換條件,也可以消除孫劉矛盾,確保聯盟的穩定。

第三,讓關羽守荊,卻又派劉封在旁牽制,危難之際又見死不救,劉封孟達亦作壁上觀,將帥不和,互相牽制,互不相救,到頭來還是賠了荊州又折兵,這點跟國共內戰期間的蔣介石及國軍內部派系矛盾一樣,是很致命的。

第四,也是最要命的,就是伐吳破壞孫劉聯盟。曹魏才是主要敵人,東吳則是次要敵人,優先順序搞錯了,豈能不亡國?北方強大的曹魏仍在,劉備卻貿貿然伐吳,破壞孫劉聯盟,這點是最糟糕的。當年日寇侵華,國共起碼暫時把政見分歧先放一邊,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這才撐到了勝利。諸葛亮和魯肅在聯盟這點的看法上是一致的,等把曹魏滅了後 ,再撕毀聯盟,發動剿匪解放戰爭也不遲,這點孫權也比患大頭症的劉備,腦筋清楚冷靜多了。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onyyu9&aid=7258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