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為回應湯含夷格友"民主,民主,多少人假汝之名",自覺寫得尚可,獨立發表一篇,順便對格友灣寨主幾個月前交代我寫篇文章說說僑家大院交差,只是拖稿拖太久,寨主估計自己都忘了曾經交代過這事
我一直認為民主這兩個字大大的可議,多少人用民主=人民作主這種膚淺的解釋惹事生非,若我沒記錯,英文的民主一詞democracy是由兩個拉丁文組成,demo=多數;cracy=統治,所以democracy翻譯成中文應該是"多數主"更為貼切,民主如果等於人民作主,台灣2300萬人就有2300萬個立場,試問大家應該聽誰作主?
但版主最後面一段,我小小不認同,美國這種資本主義社會的民主國家,其實不需要什麼偉大的總統,他們的強大除了版主所提到的因素以外,最重要還有一個因素就是他們在300年代議政治(我很討厭民主兩字所以通常用這四個字)實行的過程逐漸形成的制度(system),真正統治美國的其實是這套制度而非美國總統,用個極端一點的說法今天美國總統是歐巴馬還是我,得到的結果都不會相差太多
美國這套制度是在她國內大大小小不同層級的議會,由代表各自選區的議員們,基於自己選區的最大利益這個前提下,跟其他議員們透過議會的議事制度衝突、談判、妥協逐漸形成的,我如果沒記錯,美國跟英國的國會地上各有兩條線,談判的雙方不可以跨過這條線,據說這兩條線的距離剛好比議員們身上的配劍稍長,也就是國會內不準動刀子的意思,但早期的美國國會我在某篇文章看過,議員們在國會內談不攏,出了國會只要雙方同意就可以決鬥,鬥爭激烈的程度還遠遠高於今天台灣的立法院,甚至早期民國的立法院還在大陸的時候,硯台是用釘子給釘牢在桌上的,爲了不讓立委動不動就拿起來砸對手的頭
台灣雖然學的是美式代議政治,但只學了皮毛,已故的唐德剛大師說得好"法治民主而非民主法治",民主的前提是法治,人民不守法就如版主所言只是讓他們投票有個鳥用,法治並服從多數決,才會產生可以前進的代議政治政體,國會議長關說司法,選舉選輸就鬼扯什麼多數暴力、公民不服從、比例原則等等廢話,還弄個什麼朝野協商制度,那就只能淪為今天的台灣政壇,要知道議會是代議政治是否健康的關鍵,議會本來就是代議政治裡面僑各種大小事情的地方,既然僑事情,就免不了會跟利益產生數不清的關係,這本來沒錯,但僑事情的過程必須透明而且公平,也就是可以被監督並服從多數人利益,台灣的朝野協商門關起來僑,而且不管政黨在立法院有幾席,進了朝野協商一律只有兩席,就難免變成今天這種四不像的代議政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