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1/03 08:39:30瀏覽185|回應0|推薦0 | |
金融危機後的希望-宏觀調控下力抗海嘯的東亞巨人 鉅亨網林佳萱‧綜合報導2008 / 11 / 03 星期一 00:05 隨著次級房貸風暴重挫歐美金融體系,連鎖效應燒向世界各國,演變成全球金融危機,迫使多國聯合降息、挹資紓困、提供資產擔保,此時,與全球經貿整合、相互依存程度深化的中國能否脫離困境,而宏觀調控和豐厚的外匯存底,能否讓中國成為金融危機的救火隊,甚至乘勢取代美國取得經貿盟主寶座? 1992年10月中,中國召開「十四大」會上,宣告進行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是中國經歷文革平均主義的左傾路線後,首次進行經濟改革,採部分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承認私有財產、利潤動機、商品經濟、民營與部份經濟市場化與自由化。 中國成為所謂「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市場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體系」。 1776年英國知名經濟學家Adam Smith出版重量級著作「The Wealth of Nations (國富論)」,當中重點之一是論述自由市場,他用「看不見的手」解釋自由市場透過價格自行構織適當供求的概念。市場經濟大有支持者,他們認為降低政府或外力干預,市場能夠順利且有效率的運作,促使經濟發展;但另一方面,批評家或是徹底反對整套運作體制,或有人贊成政府進行程度不等的管制。 計畫經濟(planned economy)正好是市場經濟的反面,由政府或工會主導計畫生產。某些共產主義國家,中央集權操控全部經濟部門的生產活動、所得分配及使用,由政府高層計畫、指導經濟發展的方向。 其實,由於關稅壁壘、國家扶持產業等存在,全球多數國家仍不完全符合自由市場。根據美國Heritage Foundation(傳統基金會) 與《Wall Street Journal》共同出版的2008年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 162個國家以10個自由度指標評比,就算名列前茅的國家也免不了些微市場管制。 這份報告中,全球前10名為香港、新加坡、愛爾蘭、澳洲、美國、紐西蘭、加拿大、智利、瑞士以及英國,日本位居全球第17名、亞洲第 3,台灣則為全球第25名、亞洲第 4。自稱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中國名列全球第 126名。 計畫經濟的優點在於經濟活動穩定,不易受景氣波動、投資或失業率衝擊;事先規劃能避免部分成本浪費;由於政府全力主導,因此可將經濟資源大量分配給特定部門,例如醫療、交通運輸,儘管剝奪了其他部門的經濟資源,但後進發展國家能藉此在短期內增益基礎建設。不過,計劃經濟的缺點在未能平均考慮各階層需求,而且政府權力可能過大、走向專制極權,缺乏民主監督。 這次東亞各國金融業雖不涉歐美風暴的核心,但外資佔亞洲各國股市市值可觀,金融危機發生後外資撤退回流,亞股立時動彈不得;歐美陷入房市泡沫破裂、信貸成本上升以及經濟衰退陰霾,消費萎縮深深衝擊靠貿易出口起家的東亞,中國當然無法忽視這一點。 根據中國官方機構預測,今年中國 GDP成長率已難保兩位數。發改委研究部門報告指出,為防止經濟過度下滑,建議宏觀調控政策取向應轉向「中性偏鬆,在雙穩健的財政貨幣政策下進行結構性鬆動。」 有鑑於此,加上今年起滬深股市跌跌不休,中國高層 9月宣布印花稅減半、匯金公司進場買股、央企增持上市公司股份,見全球金融動盪正熾,10月初人民銀行推雙降存準率與存貸款基準利率,國務院推儲蓄利息暫免所得稅,10月底再推10項新的刺激經濟措施,其中 3項為降低房地產交易稅、抵押貸款利率下限以及最低首付款比例。 一般認為,連串政策刺激是中國力抗海嘯、支撐經濟成長的手段,不過其實在這波國際金融動盪中,中國金融體系的問題較已開發國家輕微許多,由於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的程度較低,中國金融業至今運作正常良好,擠兌或銀行倒閉的情況不曾出現。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專家巴曙松日前就指出,中國金融機構投資美國次級債券商品的比例很低,因此不構成嚴重問題。經濟學家樊綱也認為,金融風暴對中國的影響是間接衝擊外匯市場與貿易出口。 而中國政府因應的對策,以擴大內需措施最受關注,中國有足夠的胃納吸收出口產業,內需市場也有望支撐經濟彈性,中國高層放鬆先前的宏觀調控措施,著眼於通膨問題已趨緩,目前「保增長」是第一要務。10月29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又再度透露,將祭出10項擴大內需政策措施,主要透過基礎建設投資。 中國高層努力拼國內經濟,但要成功衛冕全球經貿金融新霸主,仍有不少問題橫亙其中。 首先,中美之間有經濟和政治議題。美國是中國最重要的出口貿易市場,在未成功開發國內內需之前,中國仍得動用大量外匯存底買美國國債,支持美國經濟穩定,美國也屢屢拿人民幣升值施壓。但美國紓困案增加財政赤字,中國身為主要債權國,出手襄助之餘增添了政治外交籌碼。 其次,雖然全球金融危機可能促使生產網絡、資金流通更區域化,例如東亞的東協加三(日中韓),但相對於歐美各已開發國家,中國在其他多邊經貿合作的組織影響力仍有限。 第三,中國還不熟悉國際金融規則,處理國際金融事務的人才不足,而大舉收購海外金融機構的舉動也提高各國政治聯想,挑動敏感神經。 隨著主要出口市場紛紛下修經濟成長率,中國的課題是在拓展內需、維持國內經濟秩序之餘,還要克服全球貿易失衡、金融動盪帶來的效應,增加自身的信譽。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