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驚慌未必是底部
2008/10/23 13:32:08瀏覽146|回應0|推薦0

驚慌未必是底部 -- 論美國股市 鉅亨網編譯郭照青.綜合外電

2008 / 10 / 23 星期四 00:05  

驚慌並不等同絕望。

本月稍早的美國股市,直讓人摸不著頭緒。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大跌了逾25%。投資人陷入了驚慌,殆無疑義。

但是絕望的意義大不同。絕望有諸多明顯的心理特徵,例如投資人覺得厭惡,心力交瘁。在長期遭到市場的創傷後,投資人最終往往決心再也不相信股市,絕望出場。

在絕望之後,投資人對市場的興趣大減,繼而變得漠不關心。

當然,這項定義根本無法明確。因為很難明確指出,投資人情緒何時陷入極度低落冷漠。但是直覺上,投資人目前應尚未到絕望程度。

例如,投資人對股市的關注達到了歷史高點,不時見陌生人找上分析師探問究竟。

在網路時代之前,一項對絕望現象的解說,值得讓人深思:在多頭市場中,投資人每個早上都打開報紙商情版,算算前一天是盈或虧。相形之下,在絕望時,投資人根本就不會翻到商情版。

若以這項說明為基礎,那麼此時絕望應尚未發生。因為現在商情新聞不但沒有被忽略,還佔滿了報紙的頭版。

另一種由戴維斯研究機構所提出的說明則將絕望加以量化了。該機構研究了自1929年以來所有的驚慌時期,找尋緊隨其後所發生的獨特型態。

戴維斯研究機構將驚慌定義為:短期內,跌幅超過20%。當然,過去的一個月,幾乎完全符合這項定義。

該機構發現在過去十次的驚慌中,有七次的低點並非是空頭市場的最終低點。

20002002年的空頭市場就是最好的例子。該波驚慌的低點發生在2002723日,道瓊收於7702點。但是該波空頭市場的最終低點則發生在二個半月之後的109日,道瓊收於7286點。

當然,10個案例並不足以形成能讓人深信的結論。但是根據這個範例,這波股市的最終低點,應是尚未來到。

預期當最終低點終於來到時,投資人應可親眼見證到絕望的諸多特性:心力交瘁,厭惡,失去興趣,甚至漠不關心。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npage&aid=2322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