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2/22 12:33:37瀏覽433|回應0|推薦0 | |
生前故居種能洞 典藏遷台文獻檔案
胡錦濤提出的「胡六點」,將當前兩岸的政局,定義為:「不是中國領土和主權的分裂,而是中國內戰遺留並延續的政治對立。」馬政府則認為,兩岸是互不隸屬的主權國家,未來的統合模式,應尊重台灣人民的意志與選擇。
兩岸的政治定位,因涉及主權之爭,始終是最敏感的爭議,胡錦濤的「政治對立說」,反映了北京的新思維。雖然這項表述並非中方的最後底線,但卻是北京有意處理兩岸政治定位的新策略,馬政府仍在研議最新的因應方案。
兩岸主權之爭,起源於一九四九年底,閻錫山將政府遷設台北的院會決議。據馬英九多年前接受記者訪談時透露,蔣經國前總統在病逝前,有一回在官邸約見,指示他查詢政府遷台前,是否曾對國家主權發表過相關政策宣示。
馬英九當時查詢歷史檔案與文獻後,曾向蔣經國彙報說,當年的閻錫山內閣除了在遷台前決議宣布台灣為「接戰地域戒嚴」,以及決議「政府遷設台北」之外,對國家主權問題沒有任何宣布,中央政府的憲政體制也沒有改變。
其實,當毛澤東於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在北京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國民政府早已從南京遷徙到廣州;中共建政第四天,閻錫山就在廣州,代表中華民國政府發表了第一份回應「新中國」成立的《告全國同胞書》。
由於當時蔣介石下野,李宗仁流亡,閻錫山發表的聲明,將中共政權定位為「傀儡政府」,代表了國民政府的政治立場。兩個月後,閻內閣遷台,各項文獻與檔案隨著來台,並成為陽明山「種能洞」的典藏。
閻錫山當年將行政院遷到台北辦公,等於完成了延續法統的重責大任。但閻氏遷台後不久就萌生辭意。他曾自責:「扭轉時局無方,寸土必爭無術」,坦然表明辭意:「內閣的閣揆,等於駕轅的騾子,絆住了腿,寸步難行。」
閻錫山最後十年都是在「種能洞」度過的,當地居民稱他是「陽明山公館里最有成就的人」。其實,這個成就,如果上推至一九一一年民國肇建,以至一九四九年兩岸分裂分治,就近現代史的影響地位而言,閻錫山絕對戴得起鄰居封給他的這頂「桂冠」。
中華民國的成立,孫中山就曾評價閻錫山應居首功。民國元年,孫在會見閻時就說:「武昌起義,山西首先響應,共和成立,須首推山西閻都督之力為最。…閻君百川之功,不惟山西人當感戴閻君,即十八行省亦當致謝。」
一九四九年,共產政權成立,中華民國政府面臨土崩瓦解之際,閻錫山率內閣遷台,蔣介石在一九五四年發表《國情報告》時,也曾公開讚揚閻氏「苦心孤詣,撐持危局」,「政府統緒賴以不墜者,閻院長之功,實不可泯。」
不論是「閻都督之力」或「閻院長之功」,在政治危局能發揮關鍵角色,並先後得到孫中山與蔣介石如此高度評價者,閻氏無疑是民國近百年來的第一人。尤其,閻氏遷台之功,對國民黨、對中華民國,都是歷史性的貢獻。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