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自由社論》三帖藥方救台灣經濟
2016/07/12 18:09:16瀏覽122|回應0|推薦0

2016-07-11

自金融海嘯以來,全球經濟普遍陷入L型的微弱經濟復甦,但由於全球貿易量的增加低於GDP的成長幅度,因而部分以出口為主要成長動能的經濟體受到的衝擊尤其巨大,如新加坡、南韓的出口都呈現兩位數的連續衰退,台灣的出口更是連十七黑,景氣徘徊在衰退的邊緣。當前國際大環境不僅沒有改善,更不時出現英國脫歐、義大利銀行呆帳危機之類的黑天鵝,此際新政府承擔起振興經濟的擔子,確為不可承受之重。

各國對金融海嘯提出的解藥不外三帖︰寬鬆的貨幣政策、擴張性財政政策與結構性改革。首先,寬鬆貨幣以美國聯準會實施的QE(量化寬鬆)為主,帶動主要央行仿效,甚至走到了負利率地步,旨在逼使資金因幾無利息收入而投入實體經濟,創造就業與提升所得,以帶動消費需求,促成產業復甦,景氣上揚。然而,市場的走向卻與政策目標相反,寬鬆政策造成的氾濫資金反而流向股票房地產與大宗商品,掀起投機熱潮,創造出更大泡沫。其次,擴張性財政政策係由政府挹注大量資源推動公共投資,創造就業與需求。但金融海嘯後多數政府負債累累,像歐豬五國根本處於財政破產邊緣,已經無力償還債務,如何籌措財源支付公共投資?

至於結構性改革,則以美國的產業轉型最見成效。美國所以能在金融海嘯後迅速復甦,固然與頁岩油開採降低製造成本,帶動製造業回流有關,但更重要的是,美國產業的創新再度領先全球,如蘋果、谷歌、臉書、亞馬遜的崛起乃是典型的代表,不僅創造了前所未見的企業模式,亦提升了人類生活與產業的新境界。但結構改革不管是產業型態、法規或生產力之提升,甚至金融監管的強化,皆非易事,經常引發天翻地覆般的反彈。

以上檢討並非後見之明,而是藉此關照台灣在金融海嘯後的作為,是否做對了事情?在貨幣政策上,我們基本上是「拿香跟拜」,以降息為主,但是,台灣既不缺資金,也沒有流動性陷阱,反而是資金大量外流,與投資人對於投資國內產業或金融市場都缺乏信心。所以降利息效益有限,反而一度引發房地產的飆風。在財政政策方面,近年來重大公共建設很少,高唱入雲的愛台十二項建設淪為選舉口號。而進行中的建設不僅品質差,工程延宕,更成為官商勾結的淵藪。儘管如此,改善國人的生活環境,增加投資意願,公共建設之推動與完善,仍是最有效的政策工具。政府應該提出幾項重大建設計畫,且展現高效率的施工進度,做為提振民心與經濟的指標。

在結構改革方面,容我們直言,國家機器一直陷在舊思維與舊結構的框框,在產業發展上以硬體為主要思維,在官僚體系運作上則墨守成規,不知變通,與時俱進,乃是台灣進步最大的絆腳石。何以致此?其實與短視近利的選舉文化相關。此因結構性改革多數為長遠規劃,短期內往往不能見到成效,未來的效益也未能反映在選舉上,因此除非具有理想性的政治人物,一般政客不會去推動這種吃力不討好的改革;尤甚者,結構改革必然得罪既得利益階層,往往還未爭取到新的支持者,已先遭到舊勢力的反撲,改革於是胎死腹中。所以,在官僚與政客的主導下,過去的結構改革不僅一事無成,反而推出經濟連結中國的政策。這正是台灣經濟在金融海嘯之後,一直疲弱不振的癥結。

總的來說,新政府應借鑑歷史教訓,提出振興經濟的新藥方。在貨幣政策方面,不應再將降息當成萬靈丹,應該重視如何將資金留在國內,並引導到實體經濟,真正改善就業與所得。在財政政策方面,政府應編列更多預算推動公共投資,尤其修改防弊重於興利的法規與心態,引導民間資金投入公共建設,帶動投資台灣的熱潮。就結構改革而言,由轉型創新建立新產業、穩定的勞資關係促成生產力提升,甚至透過年金改革改善財政,消弭世代矛盾與對立,才能打造出支撐經濟復甦的堅實基本面。如此三管齊下,台灣經濟必能再起。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65872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