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7/26 01:35:42瀏覽337|回應0|推薦1 | |
2011-07-22 大陸方面制訂的對台經貿政策,邊際效用越來越小。由於政治統一戰線的意味越來越濃厚,已經引起大陸某些民眾的不滿,在台灣也產生了副作用。大陸應盡快改弦更張,調整海協會的工作方針,鼓勵兩岸學者一起為解決兩岸的經濟、政治等問題,建言獻策。 台灣南部農民香蕉生產過剩,大陸國台辦提出採購政策;可是,海南島農民的香蕉大量在農地腐爛,中央政府卻不聞不問。這究竟是在鼓勵國家統一,還是鼓勵國家分離?國內學者私下討論大陸對台政策時,認為在許多方面一廂情願,試圖以發展經濟解決兩岸的政治分歧,但大陸的良苦用心,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兩岸存在的深層問題。 事實上,絕大多數台灣人民既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而是典型的「實用主義者」。換言之,台灣人在處理兩岸關係時,意識到經濟問題必須遵從市場規律;如果大陸在處理經濟問題時,過多地考慮政治因素,台灣可以利用大陸政策的不成熟性,最大限度地維護台灣居民的利益。這就是為什麼民進黨人到大陸推銷台灣商品,卻閉口不談兩岸統一問題。說白了,台灣採取的是積極務實政策,而大陸卻是不切實際。 以往大陸學者在研究台灣問題時,過於注重兩岸分離的歷史成因。現在,越來越多學者意識到,兩岸的分歧和矛盾具有非常複雜的現實因素。台灣目前所面臨的問題,實際上是獨立自主發展的問題。既然有人主動為台商提供便利條件,他們何樂而不為呢?如果大陸繼續奉行不切實際的兩岸經濟政策,最終可能導致台灣贊成「維持現狀」的人越來越多。 1990年代筆者在香港《經濟與法律》雜誌發表文章指出,應當「以民商法統一促進兩岸早日統一」。海協、海基兩會之間進行事務性商談,只能解決兩岸突發性問題,不能觸及兩岸的基本經濟政策,因為這樣做很可能會在兩岸製造新的混亂。但不幸的是,海協、海基兩會把工作重心確定在兩岸經貿問題的事務性商談,試圖以兩會的談判,解決兩岸政府所面臨的問題。 然而,這是非常危險的舉措,海協、海基兩會應把工作重點放在非經貿議題上,以促進兩岸民間組織交流方式,逐步尋找兩岸關係發展中存在的深層次問題。海協、海基兩會應鼓勵兩岸民間組織起草促進兩岸交流規則,並且借助現有的制度框架,向大陸與台灣各自的立法機構推銷法律文本,盡可能地實現兩岸貿易規則的統一,並最終實現兩岸政治統一。(作者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廉政研究院院長)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