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4/19 11:44:09瀏覽314|回應0|推薦0 | |
2016年4月2日.記者王朝鈺 「梓桑文化季」在文化部的支持下,今天起一連舉辦4天,主辦單位「基隆青年陣線」除安排文創市集及表演活動外,還有攝影展、闖關遊戲、特色導覽等,歡迎民眾參加。 許梓桑曾孫女許碧珠表示,以往古厝旁的山坡地大部分是曾祖父所有,從無到有逐漸闢建,現今的愛四路2巷,早期稱為「梓桑巷」,後花園更是種滿白色茶花、蘭花,各種花色在山林間爭奇鬥艷,美不勝收。她說,到了晚上,古厝時常舉辦宴會,地方仕紳和窈窕淑媛,分別穿著筆挺西裝和亮麗旗袍參加,由於當時年紀小,曾祖父不准孩子出席,她只能躲在一旁,帶著羨慕眼神窺探。時隔今日,許碧珠感謝市府和一群熱血青年,出錢出力整理古厝,讓許梓桑古厝得以重見天日。 「基隆青年陣線」表示,許梓桑古厝原名為「慶餘堂」,看似傳統的閩南三合院,其實是漢洋合壁,既是三合院,也是日式洋樓。許宅原先佔地廣闊,後方的山林都是許宅庭園,稱為「迺園」。 許梓桑則是日治時期的基隆仕紳,出身於當時的新店街八番地(現崁仔頂一帶),日本於1903年,任命他為基隆區長,協助推動政務。由於他熱愛詩歌文藝,也成立「大同詩社」,定期在「慶餘堂」舉辦詩歌大會,廣邀創作者來基隆交流。 基隆市長林右昌表示,市府計畫在6月25日舉辦建港130週年慶祝活動前,先從「許梓桑美術道」開始暖身,將前來廟口品嚐美食的遊客,引導到這個歷史文化空間,體驗過去基隆的人文藝術之美。 *「許梓桑古厝」簡介※ 許梓桑古厝位於臺灣基隆市仁愛區,正式名稱為「慶餘堂」,是日治時期曾擔任基隆街長與臺北州協議會員等職的許梓桑之故居。2004年3月1日以「許梓桑古厝」之名公告為基隆市的歷史建築,目前因年久失修與風化侵蝕等因素,僅餘牆面。 許梓桑古厝的原屋主許梓桑是基隆當地知名士紳、實業家,除擔任公職參與地方事務外,也在基隆詩壇占有一席之地。他與顏雲年往來甚密,亦曾參加顏雲年在大正三年(1914年)於「環鏡樓」召開的第一次全臺詩人聯吟大會。此外基隆的大同吟社,也推選他擔任社長。 許梓桑原本是住在基隆市區,但在明治末期因為住家變成築港地,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搬到「新店街八番地」,直到昭和六年(1931年)才在「少將山」上興建這棟慶餘堂,後方築有「逎園」。 二次大戰期間,許梓桑家族為避美軍空襲,搬離此居。許梓桑本人於戰後不久即過世。戰後,則陸續有族人與難民在此暫居。然而,1960年代左右,許家後代的產權問題逐漸惡化,以致許宅被遺棄為「三不管地帶」,荒廢數十年。 其間,鄰近的社區工作者李正仁(旭石田社區工場)曾與陳慶鐘建築師事務所合作,進行探勘,作出《許梓桑古厝報告書》一冊。但由於該宅產權過於複雜,公部門仍無介入處理。古宅逐漸雜草叢生、堆積垃圾。 直至2014年八月起,由在地年輕人於此蹲點,發起週邊區域清潔活動,並利用該地點,於此舉辦多場社區、文化活動,推廣許宅為基隆隱藏文化景點,吸引媒體報導。「許梓桑古厝」因此漸恢復其原貌,也開始受到遊客注意,鄰近婚紗業者也多次在此取景,成為婚攝景點之一。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