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打造「一國兩制」實驗特區 ---- 洛杉基
2010/03/17 16:00:01瀏覽487|回應1|推薦0

2010/02/08  

    爲了尋求一個兩岸都可以接受的和平統合途徑,網路上的辯論與探討從未停歇。最近臺灣方面更是辦了不少場的辯論會,讓兩岸與會學者專家,可以坐下來平心靜氣地做意見交流。總結來說,大陸方面從早期的武力解放臺灣,演進到鄧小平所提議的「一國兩制」和平統一方式,可謂是跨了一大步;而臺灣方面,則從過去老蔣時代的「反攻大陸」,演進到「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一直到今天倡議用「邦聯」或「聯邦」方式「統合」兩個不同制度的政治實體,也展示了尋求和平統一的誠意。

另一方面,大陸則提出了《反分裂法》,作為對台獨運動、企圖分裂國土的反制;臺灣馬政府則提出「不統、不獨、不武」主張,來緩解兩岸劍拔弩張的緊張關係,並由民間及學術界提出的《兩岸和平共處法》,希望藉由全民公投,決定是否允許臺灣政府與大陸進行統合。筆者在過去也撰寫過文章,列舉臺灣人對實行「一國兩制」可能產生的疑慮,諸如:臺灣政府將可能失去完全自主的行政權、司法審判權、自衛部隊的軍事管轄權、政府財政預算的自主權等等;人民也將無權票選出自己屬意的各級行政首長,也將失去對政府官員的監督、彈劾與罷免權。如此一來,人民根本無法擁有一個廉能的政府與不貪污的官員!

或許有人會提出港澳現有的模式作為一國兩制樣板,但是港澳的行政司法自主權、人民的言論自由尺度、集會結社的自由,仍然受到相當程度的限制。臺灣人會擔心,如果實行了與港澳相同模式的一國兩制,終將無法保有完整的民主制度,而只能享有部份的民權。因此,筆者提出一個構想,如果由中共政府選定國內一個地區,試行準備在臺灣實施的一國兩制,觀其成效,並由臺灣派員定期考察觀摩。如果效果良好,將可讓臺灣人感到放心,並且樂意實行,這對促進兩岸的瞭解共識,有極大的幫助!

最適合試驗一國兩制地區,首推深圳特區。一則因為此地與香港接壤,地位特殊,居民對港式的政治制度與生活方式,瞭解較深;二則深圳為鄧小平選定的經濟特區試驗田,人民與地方官員對於革命性的新事物與新制度,接受度較高。深圳曾為國內實驗外向經濟的領頭羊,現在又再度成為實驗民主制度的領頭羊,可謂名至實歸。深圳特區如果要實行與臺灣相仿的一國兩制,除了要允許特區人民選出自己的特區特首、官員、立委、議員之外,更賦予地方政府獨立的司法審判權;人民也有參政權、監督權與彈劾權。臺灣可以派出學者專家參與地方政府的組織規劃,深圳特區政府,也可以總結經驗,與臺灣人民分享,也可以將這種地方民主制度,推廣到其他省份。這種良性的互動,只會讓臺灣人民看到中共政府實行一國兩制的決心與胸襟,也讓臺灣人民解除疑慮,不再對一國兩制採取抗拒態度。

另外一個合適實驗一國兩制的地方,則是廈門與金門。金門與廈門近在咫尺,語言風俗文化人情十分接近。如果這兩地組成「金廈特區」,共同進行一國兩制之實驗,將是一個劃時代的創舉!也可以率先進行在一國兩制下進行局部統一之實驗。金廈兩地人民通商通航已久,早已成為一家人,現在再進行政治制度的相通,應該是水到渠成。

套句在大陸常聽到的名言:「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兩岸討論一國兩制已經有一段不算短的時間,但始終停留在觀望與論證階段。要能讓臺灣人民放心接受一國兩制,就是在實驗特區實踐,並檢驗其適用性、合理性正確性。如果這兩個實驗區在實行一國兩制之後,不但讓特區人民享有與臺灣人民接近的民主與自由度,還可以讓特區人民生活的更富足,那麼臺灣人民就沒有理由(?)不去接受一國兩制。據報載,最近大陸方面有意在海西試行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ECFA),目的是與台灣的互動區域化。因此,在海西特區實驗適合於台灣採用的「一國兩制」,應該是個可以創造互信雙贏的好方法,值得雙方政府慎重考慮採用。

(作者出生台灣北部貧窮漁村,博士,曾旅居美國,也曾在上海的外商亞太總部任職專業經理人,目前高科技行業經理人。

【版主的話】

看得出作者的苦心與純真 

即使是對牛談情 一年彈個360 

搞不好 呵  呵 頑石還真的點頭勒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3861972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无奈中的智慧
2010/03/18 11:29
人一旦处于无可奈何时,脑子里总会冒出一些奇怪的想法,可是这个想法真的很幼稚。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