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10/14 18:47:00瀏覽125|回應0|推薦0 | |
2015/9/12 就在國親兩黨為連戰和秦金生觀禮北京閱兵而焦頭爛額時,韓國因為MERS疫情爆發,和賴清德一樣,民意支持度陷入30%多的谷底的朴槿惠卻因為表態出席中國大閱兵,韓國民眾支持度竄升到就任以來的最高點。真是北京一樣閱兵,台、韓兩樣情。 北京閱兵仿普丁模式,廣邀各國元首參加觀禮,但是也和普丁同樣受到歐美日各西方民主陣營國家抵制。韓國做為民主陣營的一份子又是美日韓東亞軍事同盟的一員,卻獨排眾盟邦共識而參加閱兵,當然令西方盟友十分不滿。只是身處太平洋第一島鏈位子上的韓國,這做法並不突兀,既涉及他們的史觀又涉及所處的現實國際局勢。 在力圖脫出天朝秩序,形成民族主義步入西伐利亞國際秩序後,包括南北韓,整個韓國的民族主義既是對立於日本,也對立於中國。但是當前,南北韓對立卻是他們更嚴酷的現實,於是在北京挺北韓的冷戰結構下,南韓一向沒有選擇地一面倒向美國,日韓的歷史矛盾成為次要的問題。在西歐冷戰結束後,東亞島鏈上的緊張反而與時俱增,所以南韓迄今仍然維持著美日韓聯盟關係;但是現在北京和平壤關係出狀況,21日北韓又在前線砲擊並在22日宣布進入「準戰時狀態」,南北韓關係緊繃,於是金正恩不出席北京大閱兵,而朴槿惠登上以反日為台詞的閱兵台,南韓國民便認為是一個重大勝利。這樣,韓國既安頓了國人反日的民族主義史觀;又解消了當前北韓的現實壓力。 基本上,南韓肯定北京的閱兵恐怕並不表示韓國人在史觀上和中國緊張的結構已經消失,只是民族主義情緒既然在觀禮反日閱兵時得到強度的滿足,於是自然有階段性在情緒上舒緩。北京閱兵對韓國人更正面的、也更現實的反應,在於感受到國家安全處境的重大轉向緩和,當然,這也只是緩和,而不是緊張結構的根本消失,所以韓國目前看不出退出美日韓軍事同盟的可能,可能就是這個緣故,所以韓國儘管有一半以上的民眾認為朴槿惠應該去中國參加9•3閱兵,但是參加閱兵仍然不是全民共識。 不論如何,同一件北京閱兵,台灣反應整體來說完全相反,令連戰、宋楚瑜受挫,社會憤懣,但關鍵因素卻也和南韓一樣是史觀和現實國家安全兩個:對台灣多數人來說,一方面北京閱兵的訊息意味的,縱使不是現實上國家安全處境緊張的升高,至少是緊張的持續和提醒,不是緩和;另一方面,意外的,因為北京在閱兵典禮中標舉的抗日史觀,不只在本來鐵板一塊的深藍中掀起了猛烈的對立風暴,深藍上上下下,一分為二,互相攻伐,也讓本土藍左右為難。 革命建國、抗戰、反共,三件浴血的歷史故事,過去,被國民黨當作壟斷統治權的法統神話;現在,仍然為國民黨立足於台灣的正當性基礎。只是前兩個歷史故事場景並不在台灣,當時台灣人參與的微乎其微,以抗日運動來說,台灣人雖然在日本統治時期從未間斷,但是步調做法都和中國大不相同。在中華民國建國之前,台灣抗日游擊戰此起彼落,但是那時孫中山先生兩次來台的工作是結交日本總督府,把台灣當倒滿的基地,對日本政府的立場和台灣抗日人士完全相反;等到台灣武裝抗日力量被徹底鎮壓下去,台灣進入社會運動、文化運動的「文力」抗日後一段時間,中國開始了抗日血戰,以致於中國人後面這一個悲壯歷史不是絕大多數台灣人的歷史經驗。 近30年來,在歷史繼續推演中,這三樣歷史故事都一再受到程度不同的時間的沖刷,有不同程度褪色。例如建國神話,不只已太遙遠,建國神話中的三民主義五權憲法更不再神聖,甚至成為國家進步障礙;何況,歷史之所以為神聖往往和流血犧牲息息相關,於是比起來,國民黨另外兩個故事,犧牲程度更慘烈於革命建國千萬倍。 在三個歷史故事之中,國民黨犧牲最慘烈的是國共內戰,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1946年7月至1950年6月戰績總結公報》發布的統計,國民黨被消滅約有正規軍554.247萬人,非正規軍252.888萬人,總計807.135萬人;不只是這樣,在國民黨撤退台灣之後,國民黨留在中國大陸的家人還繼續被清算鬥爭,悲慘無比。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