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樣閱兵兩樣情 — 台灣奇蹟的史觀對決選戰(2) ---- 林濁水
2015/10/15 15:45:31瀏覽74|回應0|推薦0

    在付出了這樣的代價之後,國民黨畢竟把中共擋在台海對岸,保住了台灣。這樣,國共在中國大陸的內戰雖然台灣人民除了一些當年被送到對岸的軍人外,基本上算不上有什麼參與,但是此後保護台灣的反共大業畢竟雙方都沒有缺席,按理是可以當作形成共同史觀的大業。然而如今反攻大陸早已經從神話變成笑話,至於和台灣人民真正聯手的反共大業,則在當前國民黨把親共甚至聯共反獨成為對民政爭戰略主軸之後,再也難以啟齒不便強調。於是,對國民黨來說,抗日故事自然更形珍貴;更何況,在國民黨看來,有抗戰才有台灣光復,才能直接從日本人手中接下來台灣,掌有統治大權。所以今天北京透過大閱兵收編抗戰功業,豈不是成了刨國民黨立足於台灣的根?因此,除了採取統一優先論者或在兩岸間有特殊利益的兩者之外,當然反應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於是深藍因此內鬨,本土藍因此側目疏離。

    台灣和韓國同居於的島鏈上的一環,戰略位置的敏感性使兩個社會對北京的大閱兵的反應既複雜且強烈。只是台韓民眾反應的情緒的指向竟然迥然對立。朴槿惠登上北京閱兵台固然似乎是和過去脈絡脫逸的突變,但是反中防中的史觀,韓國各路人馬應該和過去並沒有什麼不同,將來可能也看不到什麼進一步轉換的可能,韓國的轉變基本上應該在策略的層次但是台灣恐怕在1990年代初開始檯面化的史觀衝突、轉換議題,北京的大閱兵的衝擊恐怕命定的是一帖強力的催化劑。

    毫無疑問的,兩岸間對中日戰爭擁有迥然不同的史觀,因而挑起了今天深藍和北京的尖銳的對立;然而,台灣島上的藍綠間,不也一直因為對「中日戰爭/接收台灣VS.光復台灣」這一個歷史過程擁有不同史觀,而對立愈演愈烈,甚至演變到高中生進佔教育部?

    不料,如今北京大閱兵卻使台灣對立的雙方站在一起,同聲撻伐起北京和連戰了。在台灣,中日戰爭的歷史存在既是內部對立的根源,現在又成了內部整合的動力,這一個出乎任何人意料之外的巨大變化和弔詭,是因為台灣被推到一個政黨「對內雖必然競爭,但在重大對外議題上終於可以一致的歷史關頭」而出現的嗎?

    無論如何,要走過這一個歷史關口,藍綠顯然必須嚴陣以待,認真檢討並且重新建構自已的史觀;換句話說,對於抗日、中日戰爭要有更包容,更豐富,更深刻,也更有立足在台灣的主體性的新詮釋。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33149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