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12/08 09:14:20瀏覽323|回應0|推薦0 | |
2018-12-05 勞工團體昨日到內政部陳情,要求「還」勞工七天假。行政院回應,國定紀念日的七天假已於「勞動基準法」第一階段修法時廢除,確立週休二日的明確法源,使全國勞工與公務人員國定假日一致,目前並沒有恢復必要。不再和稀泥,行政院值得肯定,我們更期待小英政府,進一步跳脫民粹主義,為台灣好好拚經濟,讓人民有感。 執政的路線,基本上有兩種思維傾向,一種是先獎勵投資、促進就業、提高所得,再談勞工權益、環境保護、財富分配;另一種是先高談闊論勞工權益、環境保護、財富分配,在這樣的價值規範之下,再來談投資、就業、所得。有趣的是,三、四十年來,偏左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採取了偏右的傾向;而屬於偏右的台灣,反而採取偏左的傾向。兩相對比,就是大家今天所看到的落差。而這次選舉,國民黨以經濟牌橫掃東西南北。左傾的小英政府,竟遭右傾的國民黨壓倒性擊潰,其所傳達的訊息值得深省。更何況,北京籠絡台灣民心,也是出之以右到不行的經濟統戰。潰敗的民進黨,假使繼續奢談左的價值,二○二○的劇本恐怕不難預測。 跟許多其他國家類似,台灣現在面臨的總體問題,有些跟全球化現象不無關係。例如,隨著全球化時代的展開,鄰近的中國、東南亞紛紛對外開放,這些國家的政府以威權體制的行政效率,積極吸引外資、追求經濟成長,對原來的開發中與已開發國家造成排擠作用,那些國家的成長與工作被搬到別的國家去。一九八○年代,台灣的錢進中國浪潮,也是其中的一個環節。而歷屆政府,迷信自由經濟,一方面眼睜睜看著資金與產業流失到中國,一方面又疏於排除國內投資障礙、推動產業升級與創新經濟,經年累月下來導致台灣的經濟持續萎縮,就業困難、薪資停滯、消費不振成了台灣的慢性病。 與此同時,少數勞工仍然沉湎於過往經濟奇蹟的榮景,面對新挑戰不求重振創造經濟奇蹟的幹勁,而是以抗爭行動向企業、政府爭取權益。尤其是,部分勞團畫錯重點,把解決之道放在工時與休假,不惜增加企業的勞動成本,導致台灣的產業更乏競爭力。另外,環團也有其盲點,把環境生態無限上綱,幾乎重大的投資案,都要經過層層關卡的「批鬥」,投資風險變得不可預測,投資時機也往往因此錯過。投資案一個一個被擋住,社會上又瀰漫著不滿失業與低薪的氣氛, 詭異又諷刺。當前,台灣的民粹主義正處於高潮,問題的根源在於部分社運團體的脫離現實,以及,主政者錯將那些社運團體當作溝通對象,反而疏忽了廣大在勞動現場默默工作的基層。結果便是,主政者變相推升了民粹主義,既解決不了具體的問題,又培養了街頭游擊隊,越來越多的政策話語權,奉送給無關生產線的社運領袖。偏偏那些社運領袖,對於主政者答應的條件,從來沒有滿足點,得寸進尺是唯一的動態。小英政府執政之初,華航空服員罷工、一例一休首度修法,不切實際給了浪漫的憧憬,宛如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二○○八,中國實施新的勞動合同法,大幅增加企業的勞動成本,外資企業開始外逃。二○一八,美中開啟貿易戰,台商資金加速回流。為此,行政院拍板「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明年起實施,並研擬「海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小英政府的上半場輸得難看,真正的問題出在,未能回應選民期待的有感經濟。以美國之國力,川普上任以來,猶力促製造業回流美國,擴大在美國投資行動,何況台灣?下半場,面對新任縣市長的經濟牌,小英政府要反敗為勝,唯有發揮團隊精神,全力以赴拚有感經濟,才能迎擊「貨出得去,人進得來,高雄發大財」的「九二幻想曲」,讓民眾滿意度和向中國說不,畢其功於一役。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