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6/04 11:18:01瀏覽281|回應0|推薦0 | |
2017-06-25 中國政治經濟詞彙中,「金融整頓」一詞常見,隔上一陣就要出現,只是被整頓的對象有點不一樣而已。「經濟政變」這個詞,卻是2015年中國股市大跌之後出現的新詞,專門針對那些能夠在中國資本市場翻雲覆雨的資本大鱷,名單內部掌握,外人猜也沒用。本文須回顧資本市場弄潮兒的前世今生,理清一下今年這輪金融整頓緣何變成了防經濟政變。 金融整頓處於「進行式」 新一輪金融大整頓正在推進。從今年2月開始,先是號稱「超級白手套」的資本大鱷肖建華被抓,繼之於3月開始放話要整頓金融市場,5月份公布監管措施,再到最近鄧府孫駙馬吳小暉被抓,整頓之網一步一步在收緊。 有在中國工作過的老外說,中國企業界「每個人都像被一條皮帶牽著的狗」。這話比較形象,但細究起來,狗的境遇有兩大區別,一是狗脖子上的皮帶鬆緊不一,有的狗脖子上的皮帶松一些,有的緊一些;二是江胡習三位總書記的時代,狗的境遇很不相同,江時代,企業家們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要被發展入黨;胡時代,雖然政治地位沒那麼高,但狗脖子上的皮帶有時仿佛不存在。到了習近平時代,狗脖子上的皮帶普遍收緊了,金融整頓,就是勒緊狗脖子上的皮帶舉措之一。 美國政府對金融業以監管為主,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那種政府介入重組整頓比較少見。但中國金融與美國不同,這個系統完全托生於權力,因此在中國金融行業賺錢,不取決於操盤者分析關於風險和收益匹配的模型與各種市場信息,而是依靠槓桿使用、利用信息不對稱運作市場這兩招來賺取利潤。 所謂「槓桿」,就是獲取銀行資金,尤其是低息貸款的能力,決定著金融業的投資收益遠超過其他領域。中國金融業存在嚴格管制,槓桿時松時緊,所以中國金融的「資金槓桿」的質量,決定於「權力槓桿」的力度。如果權力夠大,既可通過獲取信息搶占先機(金融市場,尤其是證券市場,買進拋出的時間決定企業的生死),又可以獲得優質(低息)貸款,有了權力槓桿,金融的收益幾乎是幾何級增長,成為吸引資源的黑洞,不斷吞噬社會(他人的)財富。這就是中國股市利用內幕消息炒股往往能賺取超額利潤,跟風者常被套牢的原因。如今,金融整頓的對象當然是這些能夠借用權力槓桿,在資本市場上翻雲覆雨的資本大鱷。 中國金融資本市場的弄潮兒:由紅變白 中國的金融資本市場從誕生那天開始,就與權力結盟。這個市場誕生於朱相改革,成熟於溫相執掌國務院時期,那段時期,中國金融市場上,一些紅色家族後代親任掌門的公司橫空出世。2010年3月29日,英國《金融時報》在《為錢而生的太子黨》一文中,公開披露了中共第三代領導人的子弟紛紛進入金融行業之祕辛,其中列舉了中共新老常委子弟的名字與公司,認為「作為『第三代』技術官僚領袖的孩子,他們為當今太子黨的興起鋪平了道路」。文章還提到老太子黨(即跟隨毛澤東參與中共建政的開國元老們)的後代對新太子黨的不滿,認為朱溫之子「這兩位確實給了大家這樣一種印象:紅色家庭治理國家為的是自己的利益。他們的行為給年輕的一代太子黨開了綠燈,刺激他們將金條裝滿自己的口袋,而不管這會給黨或領導層的形象帶來什麼樣的後果。」中國的現實證明,在特殊的經濟體制和環境作用下,中國金融業有著遠遠超過其他國家的自我膨脹慾望,僅以2016年為例,中國的金融業增加值占GDP8.4%,超過世界第一金融強國美國。 圍繞中共十八大的激烈權斗,終於讓中共高層上百人,包括新老常委在內的紅色家族的財富故事曝光於天下,《中國離岸金融解密》及《紐約時報》2010年月間的幾篇重磅報道,終於將紅色權貴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