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2/07 04:45:38瀏覽1071|回應0|推薦0 | |
老壺是附有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的茶壺,為全手工製作,更具工藝性,從年代上劃分,我們以民國以前的出品作為一個階段標識。 紫砂壺的斷代和辨真,比起書畫、瓷器等文物,要復雜一些。這主要是因為紫砂陶的時代風格和藝術特徵區別不明顯。 明代的紫砂壺,至清初已極為珍貴,現今廣為人知的可靠的“明壺”,基本上都是墓葬出土的壺,如吳經墓葬壺、時大彬的幾把壺,均散藏在國內外的博物館中。從典籍記載以及實物來看,這些作品的造型大氣、沉穩,但用泥不夠純淨,工藝水準也不如清代精細、嚴整。 已故紫砂大師顧景舟,對19世紀中葉以後至20世紀初期的仿古作偽問題,有獨特發現和感受,茲錄於下,有助於對老壺、古壺的識別:“凡是意仿明代作家類型的壺,無論在技藝上、泥鈀上都是遠遠超過歷史原作,因為社會是不斷向前發展的,事物是不斷進步的,科學技術更是長足地提高著,所以將摹製品與明代傳器相比較,都顯示出後代摹仿品的優越水平。至於清初至中期的幾位傑出的大家,如陳鳴遠、聖思、邵大亨等的曠世佳作,不管複製者技巧多麼精工,總覺得在神韻上有所不逮,不免宥於玉與燕石的差別。但是這類作品流傳至今日,一旦偶為好事者所獲得,當然還是很有賞玩珍藏的價值的。它應當區別於現代的假冒偽造的贗品,亦列異於近年出現的借圖譜偽造再仿的技低質劣產品的假中之假,用以自欺欺人,好事者誠然不可不千慮慎辯,以免受騙上當。” 。 明代茶壺的款識,其署款多為刻字,即在泥坯尚未乾燥時,用毛筆寫好,再沿筆跡用雙刀刻成。這些款字,並不一定是作者自己題寫的,例如“陶之中書君”陳辰,就為許多茶壺作者題款;邊類款識,刀味筆意兼有,光從字跡上實在無法區別出製壺者來。 明末清初,茶壺出現了刻字和印章並用的款式。至清,刀刻名款而不用印章的情況就少見了 老壺,附有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的茶壺,首先要注意的是“斷代”問題。在第七講“簡述明清紫砂名人名作”中,我們提及的歷史上的著名藝人,就是試圖考證其比較準確的生卒年代或生活年代,及其工藝手法、施藝特點,以便判別其作品的可靠性。 這裡需要提醒,遇到這一類茶壺,要慎之又慎,格外提高警惕,因為東西稀少,年代久遠,價格自然不菲,稍一不慎便會上當受騙。 有關孟臣壺,它是水平壺的專用名詞,歷代紫砂藝人仿造不絕如縷,有孟臣名款的小壺及“宜興惠孟臣制”長方印款的壺,代代多有出品,其名字已經不是一個印款,而是一個品牌,一種款式。其斷代方法,雖不易確切論斷,但《宜興陶器圖譜》提出了幾個細節特徵,供參考: 1.形制大小。晚明的小壺並不小,很少有低於140毫升容量的,若在60毫升以下,大部分是清末以後的作品。 2.做工的精細。孟臣壺“渾樸工致兼而有之”,不太可能過於精工。清初壺內底面均不以竹刀修刮,嘉、道以後壺內才以竹刀修刮。 3.蓋唇的長短。道光以前壺的蓋唇不長。朱泥壺蓋內有“水平”字樣,最早的為道光十三年。 4.清初早期的小壺,把圈的位置較高,有向上提的感覺。 5.朱泥壺在雍正、乾隆時,曾有部分作品以化妝土作表皮,以致表裡顏色略有不同。若有仿製者知道了上面的說法,又按上面的規範來仿製,那我們又得另具心機了。 我們在上面說過,紫砂手藝的傳承,是徒弟從臨摹經典作品和老師的作品入手的,一些款式,世代相傳,就成為傳統壺樣,幾乎每個從藝員谁愿意仿就彷,從而形成了一件傳器有多人製作仿製並流傳的現象。上世紀初期,仿造陳鳴遠、楊彭年、陳曼生等人的作品較多,並請擅長仿刻印章的人復製印記,這些作品,流到香港和海外的較多。有些造假者技藝低下,對被仿冒的名家又缺乏研究,這類假貨不難識別,但有些技藝高強而尚未成名的高手,他們熟悉、掌握某些名家的特點,進行“高仿”,就比較容易迷惑人。 茶壺的樣式也可作為斷代、鑑定的某種依據。如創新樣式,只有後輩的作者才能仿造;早於原創者的作品,無疑是不真實的。再如以鬆、竹、梅入壺的作品,在明代幾乎不可能,而魚化龍壺是邵大亨首創,大亨以前的作者就不可能有這種式樣的茶壺。 從泥色上判斷。紫砂泥無真假之分,只有好壞之別。陶土原礦分佈層面,一般分架頭泥、烏泥(屬高溫耐火的泥)、夾泥(做大缸用的泥)、中槽泥(屬普通紫砂泥)、段泥(本山綠泥)和底槽泥(又稱底槽青,屬最好的紫砂泥)等層次。蘊藏在下面的底槽泥最好,燒成呈色更豐富,俗稱“水色好”。天青泥(歷史上公認為最好的紫砂泥)據說出在丁山“大水潭”宕口內,因挖到了地下水,現已成為一水潭,故以後就沒有這種泥色了。天青泥的歷史作品,只見諸楊氏、邵大亨的作品,一般作者的茶壺上沒有這種泥色。現在一些人炒作天青泥,恐怕是他們從沒有見到過泥燒成前後的色彩效果。中槽泥製成的作品燒成後偏紅色,段泥燒成後為淺黃色,上海人稱“奶油黃”,前人在本山綠泥中添加紫泥,中槽泥添加本山綠泥,燒成呈黃紅色的橙色,底槽泥添加本山綠泥,燒成呈古銅色,後人又在製作的泥中加氧化劑,呈色就多種多樣了。民國初期以前的作品,泥料中一般不加氧化劑,壺色是自然燒成的。例如墨綠泥色的明、清老壺,就不可靠,因為墨綠色是紫泥中加入氧化鈷而成,在明清時代是不可能的。黃龍山整個礦區,各岩口出來的紫砂泥也有品質的不同,願意在泥色上作更多研究的人,要使自己有這方面的經驗,還得經常與老壺有更多接觸的人切磋,才能有個斷代標準,而不能聽信在原料上故弄玄虛的是是非非的說法。 從“包漿”上判斷。紫砂泥是“雙重氣孔”結構,燒到恰當的溫度,表面就有一種和潤的光澤,俗稱“水色”。使用日久,茶汁滲透壺壁氣孔中,使壺色逐漸變深,加上茶湯、茶油的作用,使壺在表面形成一層亞光,人稱“包漿”,這種自然形成的包漿是很難清除的,因此,真正的古舊老壺都會有這樣的外觀,而人造的包漿,只要用手指甲剔括或用開水清洗是很容易脫落的 壺中的茶銹,自然形成的,乾燥情況下壺內壁有層薄薄的不均勻的吸附層,呈灰白和黃褐色,沸水泡入壺中後傾倒出來的是淡茶水,有茶色、茶香,而人造的茶銹,往往是壺內壁滿佈黑色。做假老壺的辦法之一就是養出茶銹來,造假者把新壺通過“茶老頭”天天泡,好似專職養壺,以此養出茶銹來,故提醒收藏者也要當心。 製陶人的聲名越大,買者越要小心,要看壺的顏色,看器物的造型和手工,另外還要看裡面有幾個孔,民國以前的壺多數是一個孔的,後來變成多孔,用來隔茶。20世紀70年代效法日本茶器的孔,像半個高爾示球一樣。這種方法只可以用於普通中型和大型茶壺,小壺永遠只有一個孔,高身茶壺就會有比較多的孔。若是知道以上造假的規律,你又要多個心眼了。 有些商品老壺因年代久遠,保存不夠完好而出現殘次現象,對這樣的茶壺,一般來說,不具備歷史文化價值的次品壺,就沒有什麼收藏意義。 我們在民國諸家的介紹中,已著重介紹過程壽珍、俞國良、範鼎甫、範大生、馮桂林、李寶珍、陳光明、汪寶根、蔣燕亭等人的經歷和藝術特點,收藏者對於他們的作品可參考了解。 我們在與收藏愛好者的接觸中發現,他們常常收到名頭低於以上檔次,或被歷史遺忘、忽視的一些陶工所作的作品,這些作品往往同樣具有收藏價值與欣賞意義。 在此順便講一下,市場上賣的人中有以敲茶壺的聲音來辨別真偽紫砂泥的,這是個騙人的做法,我們以前在檢驗普通商品紫砂壺時,以蓋敲身是從聲音中聽辨正品是否有開裂的毛病,凡高檔的壺從來沒有人敢以蓋敲身,這不是檢驗紫砂泥真偽的方法,更有甚者,在無錫旅遊區,有人把紫砂器往地上丟,以開裂與否來辨別是否正宗紫砂泥,真是荒唐。 |
|
( 興趣嗜好|收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