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1/09/16 02:51:30瀏覽938|回應0|推薦5 | |
一直走來都是不變的壺識與愛壺 對看不懂得人而言都只是叉燒包 其實我都沒關係只是留給有心人 珍惜今日莫忘來時路也曾很糊塗 回顧2009年一篇台灣茶藝指標論壇的對話 其原因台南某茶友持號稱參有泥中極品石黃泥之1950年代標準水平壺 其人以該壺沖泡記有230年宋種半天鴁岩茶湯如袁枚所載濃苦如飲藥 殊不知若改以真實朱泥甚朱砂泥能侍茶真 更不知清朝袁枚隨園食單紀錄了全然不同於唐朝陸羽茶經的嚼味嗅香非別也 精茶微真妙者絕非道聽塗說人云亦云 想當然爾 若無1950年代標準水平壺 怎知上手知器能輕易凌駕於其上 顯見黃龍山老嫩紅泥皆為朱泥能飲茶真 他山之泥不能相論 對文如下 XX 發表於 2009-6-15 23:57 平常心兄 : 茶會後與兄提及朱泥壺之發茶性 先引用之前所表述之句 石黃朱泥之於茶 不再逼而在於引 不再發而在於提 不再聚而在於合 不再揚而在於透 就說你不懂ㄇ 你的文..除了抄來的之外..其他的能信嗎 ??? 你看懂懂意涵嗎 ??? 你只會抄..亂拼..還常把不同..對的東西..拼到不倫不類..反成錯誤的誤導.. 有家傳也要用心參悟..自己還說從不認真的.... 你就別再丟人現眼了 還尬什麼ㄚ.. 之前輸得那麼難看 你會承認嗎 ? 贏你也勝之不武.. 你自己先加強自己吧 ! 我只是把你當笑話看ㄋ 你高興怎樣看待隨你..我想怎樣看待隨我ㄚ 大家自便ㄇ... 哈 哈 來台南你擺了整桌子壺又有何用 還不是輸得慘不忍睹... 你又懂什麼 ? 想看什麼 ? 我不想對牛彈琴 我喝過的茶也比你懂得還多..你一屋子的茶也沒用..低段班永遠是低段班 別想跟我比..想來偷學ㄛ.. 你先管好自己的腦袋吧 不要只是會狗腿和瞎掰 要不就顛倒是非..含血噴人 乖一點..才有救 ~ 茶 再好再貴 = 都已下肚 = 喝出什麼 ? 內行人一看笑在心裡面 只玩到那一坎還早得很 手無 紅胎 怎將 紅胎 比 紅土 手無 紅泥 怎將 紅泥 比 紅胎 手無 朱泥 怎將 朱泥 比 紅泥 手無 硃泥 怎將 硃泥 比 朱泥 手無好泥 怎知只是糟蹋了好茶 跟了我20幾年的標準壺 與 台南茶會當時的朱泥壺 事後被嫌的臭屎我無言 2011年重返論壇這把出自葛明祥陶藝 而且還是特別訂作的黃龍山純嫩紅泥 居然還被認為事不能與廠壺泥料提論的叉燒包 顯見純並不是主流 呵 呵 ![]() ![]() ![]() 葛明祥朱泥壺 下有詳文 許多玩家都以神兵利器為一個大方向 我想喝茶的人都希望能把茶發揮得淋漓盡致+物超所值 ... "朱泥"自然成為第一首選 分享一個小秘訣 其實"朱泥"之所以能勝過紅泥緞泥綠泥黃泥白泥 ... 是因為朱泥壺淋上一些茶湯所散發的香 是茶湯能夠相同品飲的香甜 至於他山小紅泥與土瓦味的紅土洗泥染色朱泥 所製成的現代朱泥 壺淋上一些茶湯很香 而茶湯很苦很澀 越高溫越見其拙 當然絕跡的天青泥朱砂泥可以凌駕純正朱泥 但從 朱泥壺的世界 + 朱泥寶記 已真假參半能窺 那是1970年以前的際遇 更多初學茶友剛買一把壺還沒喝過多少茶又再收購 潮汕工夫茶之器 在使用之前都要先當三個月茶海 雙氣孔的砂壺更是要養才能夠上場 何況90後 清水胎 年糕土 紅土 更要以茶打通任督二脈 才能慢慢撥雲見日 莫忘 茶 壺 相輔相成 成之在飲 |
|
( 興趣嗜好|收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