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編譯夏嘉玲/路透雪梨二十七日電】 澳洲科學家發現,海中魚群生長速率也受氣候暖化影響,海平面下250公尺以內淺海區海水溫度上升,魚類生長速度變快,海平面下1000公尺以下深海區則水溫變低,魚類長得比以前慢。相關論文已由美國國家科學院出版。 專家指出,海洋生物族群數量受漁業捕撈和氣候變化這兩大因素影響,人類濫捕濫撈,使海洋生物對環境變化更加敏感。 澳洲「大英國協科學工業研究組織」在澳洲塔斯馬尼亞島東岸馬利亞島附近水域進行研究,根據馬利亞島60年間的海洋溫度紀錄以及400歲的深海珊瑚樣本推算,發現塔斯馬尼亞東部海水溫度上升近攝氏兩度。 研究人員在當地取樣八種共555條魚,以魚耳骨上類似樹木年輪的生理特徵推算魚的年齡,發現有六種魚在過去50到100年間,生長速率大幅改變。喜歡溫暖海水的珊瑚魚唇指鱸(Morwong)1990年代的生長速率比1950年代大增28.5%。生活在海平面下約1000公尺處的吳郭魚(Oreo)成長速率則比1860年代慢27.9%。 全球暖化對不同深度海域魚類的生長速度同時產生相反影響。CSIRO海洋學家佘瑞舍指出,魚類生長速度與海水溫度息息相關,深海水溫不斷下降,深海魚成長變慢,「這幾百年來尤其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