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場順利完成國內首例硨磲貝人工繁殖培育
2006/07/28 08:37:50瀏覽2101|回應0|推薦14

 澎縣因遭到人為濫捕、族群銳減的硨磲貝,將自61起禁止採捕;而由澎縣水產種苗繁殖場所完成之國內首例硨磲貝人工繁殖、培育,目前仍有2600顆種苗持續培育中,未來更將肩負起海洋資源復育的重責大任。

 澎湖海域中的硨磲貝,因外套膜色彩鮮豔而素有有「海中玫瑰」之稱,並以長硨磲、鱗硨磲2種最為常見。近年來,受到人為濫捕的影響,面臨族群銳減的沉重壓力,連帶也破壞珊瑚礁的自然生態;不僅驚動澎縣府特別公告將自61起禁捕,澎縣種苗繁殖場也自93年起率先投入人工繁殖工作,並成功讓硨磲貝人工授精、繁殖及培育,成果相當豐碩。

 繁殖場場長張國亮表示,該場前年首度嘗試培育的千餘顆硨磲貝苗,在冬天時因受養殖池底綠藻覆蓋影響,只有3顆存活。去年再度採取野生天然種貝,施以人工催熟、催生,並對受精卵進行培育,順利繁殖出5千餘顆貝苗;目前仍有2600顆種苗(體型已有46公分)持續培育中。

 他並指出,世界最大種為巨硨磲,盛產於南太平洋諸島,體長可達1.5公尺,但在澎湖並未發現有類似品種;所以,該場嘗試復育的品種以長硨磲、鱗硨磲為主。而如九孔、鳳螺、銀塔鐘螺、高腰蠑螺等等,目前均已累積出相當純熟的人工繁殖、培育技術,並針對民眾陸續開設養殖技術訓練班。

 至於針對硨磲貝部分,張國亮則強調若未來能獲取狀況較佳的種貝,則將予大量繁殖生產,進行商業化養殖試驗。同時也計畫把培育成功的種苗投放至各鄰近海域復育,並由當地社區自行管理維護,朝生態觀光、休閒旅遊方向規劃;期藉以建構完整的珊瑚礁生態體系,但為顧及種貝近親繁殖的問題,相同來源的種貝數量將予適度控制。

 另在水族市場的開發方面(如養殖於水族箱供觀賞用,依成色不同,810公分進口貝苗,每顆市價34百元。),更不排除針對外套膜上的共生藻(鮮豔色彩來源)進行實驗,並與國內外相關學術機構合作研究。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澎縣水產種苗繁殖場肩負著沉重的壓力,但每年僅有4500百萬元的總經費(含臨時工人事費用),加上離島建設基金會審查委員會的委員們,並不完全瞭解該場實際運作狀況,以致相關經費的核可極為有限,無法充分發揮功能;因此,對於此一任重道遠、勞苦功高的單位,掌握生殺大權的「高官」們,實應給予更多實質的支援與鼓勵。

 

圖片說明:國內首例人工繁殖培育成績的硨磲貝體型已有10餘公分。

 

寫於2006/05/22

( 在地生活台灣離島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ango6&aid=37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