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南京保衛戰 ──西方記者筆下的南京大屠殺(之三)
2012/09/24 17:38:41瀏覽243|回應0|推薦3

日軍由於武器裝備的先進,迅速突破中國軍隊的防守,於1937年12月5日攻抵南京周邊陣地。敵強我弱的南京保衛戰打響了。

日軍的侵略戰爭及其暴行造成了從上海到南京這一中國最富庶地區的空前災難,大量中國難民被迫離鄉背井,流落異鄉,生活悲慘。1938年1月3日,英國《曼徹斯特衛報》刊登路透社駐上海記者的報導,題為〈長江流域的大量中國難民,巨大的悲劇〉,對此作了報導:

據路透社上海記者報導,日本人在向長江流域推進前,該地區有2千萬人─大不列顛人口的一半─開始逃亡。由於華中地區災難性地突發戰禍而引發的潰逃,其規模之巨大和在該地區所造成的恐怖狀況正在慢慢地顯露出來。

上海和南京之間是世界上最富庶、人口最為稠密的農業地區之一,這裡座落著數千個村莊和許多富庶的城鎮。在過去的個4月以來,該地區持續地和定期地受到日本飛機的轟炸,結果造成難以形容的恐慌,且導致大量人口的遷移。這在該地區是史無前例的。

戰火逼近南京

當日本軍隊進入蘇州時,他們發現在喝座曾經擁有25萬人口的繁華美麗城市裡,中國居民已不到500人。向西20英里的工業城鎮無錫,這個中國近代工業發展的搖籃,幾乎已經無人居住。……

據世界紅十字會救濟專員於1937年12月19日自江蘇長江以北的南通、如皋、泰興、寶應、靖江等處發函上報,江蘇長江以南的蘇州、常州、鎮江一帶戰區的難民聚集於江北各縣者,不下百餘萬。

戰火日益向南京迫近。南京國民政府一方面調兵遣將,構築工事,緊張地進行南京保衛戰的各項準備工作;同時組織各黨、政、軍機關、大型工商企業與有條件的南京市民撤離南京,向內地轉移。1937年11月中旬,悲壯的南京大撤退開始了。留駐南京的西方記者對中國政府與中國守軍的備戰與撤離活動,對南京城內緊張、慌亂的景況進行了採訪報導。

《紐約時報》1937年11月16日刊登該報記者德丁從南京發出的報導,題為〈南京方面的官員可能將要逃離〉,副題為〈擔心中國軍隊守不住南京,居民已經開始向內地撤離,傷員離開南京,太湖前線抵抗日軍的部隊得到增援〉,寫道:

記者F‧蒂爾曼‧德丁致《紐約時報》無線電訊

〔11月16日,星期二,南京訊〕由於中國軍隊從上海撤退,日軍部隊從陸路、沿長江和太湖穩步向前推進,各種不著邊際的謠言滿天飛,南京城的緊張情緒日趨明顯。

南京大量的居民正在出逃。兩周之內去漢口的江輪船票已被訂購一空。蕪湖機場和其他各種交通運輸工具的情況也與此類似。現在情況遠未到令人恐慌的地步,但如果日軍突破中國軍隊重兵防禦的常熟-蘇州-嘉興防線的話,那毫無疑問將導致居民大規模地逃離南京。

南京的高官聲稱,政府不打算轉移。但消息靈通的觀察家相信,大多數政府辦公室可能會先期向別處轉移。離南京300英里外的漢口,甚至更遠的雲南,都是未來轉移的目的地。一個精幹的、對軍事大本營而言唯一關鍵的政府將繼續留在南京維護「門面」,直到日軍快入城時為止。

另外據信,政府撤離將不作正式宣布,直到日軍兵臨城下。

1937年12月1日,日本裕仁天皇下達了攻占南京的「大陸命第8號」敕令。其主要內容是:

華中方面軍司令官須與海軍協同,攻占敵國首都南京。

1937年12月1日,日參謀次長多田駿中將親自攜帶此「敕令」,從東京飛抵上海,向「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下達。日「華中方面軍」在松井石根的指揮下,以強大的兵力,向南京發動更猛烈的攻擊。

日軍由於武器裝備的先進,迅速突破中國軍隊的防守,於12月5日攻抵南京周邊陣地。敵強我弱的南京保衛戰打響了。

野蠻殺人比賽

美國《時代》周刊在1937年12月12日的第24期,報導了日軍攻抵南京周邊陣地的消息,還報導了日軍在向南京進攻的沿途,對中國民眾燒殺淫掠,甚至發生了進行殺人比賽的野蠻事件:

日本的進攻,目前以每天55英里的速度向前推進。本周占領紫金山,控制了位於南京郊區的用價值300萬美元的大理石修建的中山陵。日本轟炸機對南京城也進行了轟炸。本次進攻中,日本的英雄是兩個下級軍官,他們比賽看誰的軍刀最先殺死100名「中國抵抗者」。最新記錄:野田少尉,78名;向井少尉,89名。不管莫斯科是否把迫使蔣加入共產國際作為蘇聯援助的條件,上周從蘇聯飛來了300架800型雙引擎、時速250英里的蘇式轟炸機。日本聲稱,在燃燒的南京,他們已經擊落了其中的10架。蔣委員長似乎已經棄守南京,儘管他曾發過誓,要「堅守到最後」。 (待續)



Read more: http://www.want-daily.com/portal.php?mod=view&aid=39698#ixzz27NWkT500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aiwanese38&aid=6887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