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高雄沒落的感傷
2017/09/28 14:17:52瀏覽445|回應0|推薦3

資深媒體人:徐宗懋》

高雄沒落的感傷

高雄港。中央社記者董俊志攝 106年4月25日

(38註:離開12年囉 毫無進展 仍是老樣)

前一陣子,高雄市人口正式被台中市超過,此事並沒有引起太大反應。但仔細看,清朝末年台灣建省,首府由台南移到台北,日據時代北部持續興起,台南沒落,但高雄卻因港口擴建,成為台灣第1大港,也是第2大城市。如今百年後,卻悄悄地落到第3位,歷史總在不知不覺中發生根本變化。

我個人對此感覺特別深,因為我生長於高雄,雖然在台北居住的時間已遠多於高雄,而且也走過天涯海角,但至今只有高雄讓我有故鄉的情懷。童年到高中的高雄記憶,包括了鹽埕區的熱鬧、西子灣的人潮、壽山登梯的散步人群,以及加工區上下班龐大的自行車隊。如今,我的國中老師在師生群組中傳來高雄商業淒慘的照片,誠品書店幾乎空無一人,過去熱鬧的苓雅市場空空蕩蕩,別說有外來客,連我童年時期本地人逛街的熱潮也不見了。

民國70年代是高雄發展的高峰,加工業和外銷興盛,高雄港吞吐量位居世界第4,僅次鹿特丹、紐約和香港,甚至超越神戶。簡單說,在台灣光復才40年的時間,高雄港就取得了在日據時期絕不可能達到的地位,自然帶來大量的工作機會,人口增加,商店和住屋如雨後春筍,空前繁榮

為何這20年高雄迅速沒落呢?根本上就因經濟走下坡,工作機會大幅減少,迫使人口外遷。政治上,高雄的執政者常被稱為「南霸天」,從王玉雲、吳敦義、謝長廷到今天的陳菊,都曾被封上此尊號。問題是,一個萎縮的城市,還有什麼好霸的呢?高雄沒落的客觀因素是加工業的外移和大陸港口的興起,而主觀因素是執政者因應挑戰無方

事實上,過去20年,高雄花了鉅額的經費從事市容美化,包括整治愛河、修建河岸設施、增加草地面積、開放港灣、重建舊建築景觀,明顯是要將高雄轉為文化觀光城市,再加上一些現在時髦的文創業吧!問題是,觀光產業要有客源,沒有客人光顧就沒有觀光業可言。蔡英文執政後,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大陸客人不來,高雄旅遊業嚴重萎縮。 舉例說,今年我回高雄參加晚輩的婚禮,晚上和家人趁機搭愛河遊船,2年前遊船都被大陸客包攬,我沒得搭,這一次好幾艘船停在河邊,空無一人。我們搭上其中1艘,到了中站又上來1個年輕日本遊客。換句話說,如果沒有我們這些老高雄捧場,那個鐘頭內愛河遊船只有1個日本客人,真的很慘!

另外還有一件更荒謬的遭遇,我有一位年輕的攝影策展朋友房先生,在台北舉辦了青年攝影家比賽,高雄駁二文創園區邀請這項比賽優勝作品去展覽。房先生請我支援高雄歷史影像,由於我有許多漂亮少見的高雄老照片,包括民國50年代清澈的愛河、熱鬧的鹽埕區、唐榮鐵工廠的工人,甚至已經改為忠烈祠的高雄神社。我照習慣認為文化局人員看到這些影像一定很感動,可以辦一個「老高雄的往日情懷影像展」。結果,房先生告訴我,文化局人員最後要求他們支付100萬元的展出租金。我聽了哈哈大笑,原來高雄文化局對高雄歷史影像沒有任何興趣,也沒有扶植文創青年的作為,而是以邀請為藉口,實際上把20幾歲的文創青年當成賺錢的對象,難怪高雄會這麼快就沒落了!

徐宗懋的最新文章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aiwanese38&aid=108683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