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南京保衛戰 ──西方記者筆下的南京大屠殺(之九)
2012/09/07 22:48:19瀏覽220|回應0|推薦0

南京保衛戰 ──西方記者筆下的南京大屠殺(之九)

許多西方記者在報導中記述了南京保衛戰最後時刻的戰況及防線崩潰、南京陷落的慘狀。

12日下午5時,南京衛戍司令長官唐生智在唐公館召開守軍各軍、師長會議。唐宣讀蔣介石來電後,下達書面的撤退命令─—「衛戍作命特字第一號」,部署守城各部的突圍方向與目標、方案,即只有衛戍司令部各直屬部隊、第七十八軍(第三十六師)及憲兵部隊可渡長江北撤,其他各部隊衝破正面之敵突圍,向皖南等地轉移。─簡言之,即「大部突圍,一部渡江」。但唐生智又作了一個口頭命令:「第八十七師、八十八師、七十四軍、教導總隊,如不能全部突圍,有輪渡時,可過江,向滁州集結」。

12日下午5時左右,中國守軍放棄陣地,全線後撤或突圍。南京防線崩潰。─由於唐生智所作的完全不顧實際情況的口頭命令,使南京守軍,除第二軍團、第六十六軍、第八十三軍外,幾乎全部湧向城北,企圖渡長江北撤。但衛戍司令部在戰前已撤走了幾乎全部運輸船隻,從而使得大量守軍在城北被阻,從中山路到長江邊一帶,擁擠不堪,秩序混亂,死傷累累。

日軍進城了

許多西方記者在報導中記述了南京保衛戰最後時刻的戰況及防線崩潰、南京陷落的慘狀。

英國路透社記者萊斯利‧史密斯(L.C.Smith)於1937年2月18日從上海發出的報導〈目擊者敘說南京的陷落〉中,記述了他目睹的12月12日南京的情景:

(12月12日下午)4時30分,形勢突變,老百姓驚恐異常,紛紛跳入防空洞,高喊:「日軍進城了!」

當晚10時,緊鄰著通往江邊唯一幹道中山路的那座交通部具有中國風格的華麗大樓被火點燃。儲存著彈藥的大樓熊熊燃燒,釋放出強大的熱浪,使得街上的車輛無法通行。結果道路壅塞,大火蔓延到一連串汽車、炮車、高射炮、自行車和三輪車上。

中國軍隊步行前往通向江邊的挹江門。這裡通道狹窄,一次只能過一輛車。很快這通道也被堵塞,著了火,堵住了通往江邊的道路。

許多中國軍人在此喪身,燒焦的屍體留在那兒形成一條穿越城牆的道路。

數以百計的中國軍人被困在城內,他們用繩梯,甚至用衣服結成的繩索縋城而出。

至此逃出來的倖存者爬上筏子、船隻過江,但船超載壅擠。一位目擊現場的中國人說:「成百上千的人淹死了。」

1937年12月13日晨,日軍部隊分數路攻入南京城中,沿城內各馬路向城北追擊,屠殺馬路上逃跑的中國軍民。上午10時,在城外西部的日軍,沿水西門、漢中門外城牆向北推進至下關長江邊,與城外東部沿玄武湖東岸向北推進的日軍會合,完全包圍了正壅堵在長江邊、無法渡江的中國潰軍,截斷了中國守軍的退路。午後2時,日海軍第11支隊的艦艇溯江而上抵達下關,封鎖江面,掃射屠殺正渡江北逃的中國潰軍。

《紐約時報》記者阿本德在12月13日從上海發出的報導〈南京被包圍〉中,記述南京陷落的大致過程:

(12月13日,星期一,上海訊):自凌晨4時攻占了中山門以後,日軍在坦克的引導下,已蜂擁入城,據日軍司令部的消息,攻占全城只在旦夕。

昨日夜裡天空晴朗,南京城激烈的戰鬥絲毫沒有減弱。日軍在昨天占領了南京城北面的玄武湖沿岸。……

昨天日落之前,城牆上到處飄揚著日本旗。日軍首先攻占了光華門、中華門及其周邊地帶。

渡過長江前往江北烏江的一支日軍部隊星期日已經占領了浦口。這裡是津浦鐵路的南端,位於南京正對面。由於占領了浦口,日軍也隨即切斷了南京及其附近地區中國守軍的最後一條逃生退路。

升起日本旗

英國路透社記者萊斯利‧史密斯在發出的報導〈目擊者敘說南京的陷落〉中,記述了12月13日南京的情況:

12月13日早晨,許多中國軍人仍困在城內,飢餓不堪,絕望地四處徘徊,也完全明白如落入日軍之手將遭受的不可避免的命運。

史密斯先生在南京收到的報告顯示,南京城防司令唐生智將軍於12月12日夜離開南京城。

日軍主攻的地點是城南的主要城門。該城門遭猛烈轟擊。其他城門相對來說損壞不大。在南門,中國軍隊炸毀了護城河上的橋梁以遲滯進攻者,但這一做法並不很成功。

12月13日下午1時,全城大部,包括城中央和城南被日軍侵占,中國軍隊仍占據著城北大部分地區和城中央一部分。中國城防部隊被逐漸往城北驅趕,很多人在此過程中遭殲滅。

12月13日下午1時,美聯社的葉茲.麥克丹尼爾先生在城裡遇到日軍巡邏隊。半小時後,第一面日本旗在美國大使館南面的山丘上升起。不久,城裡的主要建築上升起許多日本旗。 (待續)



Read more: http://www.want-daily.com/portal.php?mod=view&aid=40595#ixzz25nO0U7Ih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aiwanese38&aid=6828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