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1/04 16:17:08瀏覽2247|回應0|推薦0 | |
關於少子化危機的討論無時或歇,媒體不定期地拉警報,不過,咱們的中央政府卻紋風不動,直如老僧入定啊!安全性堪憂的高鐵,民進黨政府能大無畏地准其通車,但對於鼓勵生育的政策,卻軟弱無力,不禁令人懷疑,民進黨政府究竟是“愛台灣”還是“恨台灣”呢?當然,國民黨擁有國會多數優勢,卻不在生育政策之立法方面使勁,也難辭其咎! 在余政憲擔任內政部長時,曾提出對第三胎補助三萬元的政策,讓人笑掉大牙,真是『何不食肉糜』的當代版,連第一胎都畏怯不已了,還侈求第三胎?游錫堃更絕,在行政院任內,竟以生三胎才叫“愛台灣”為號召,幸好,深綠電台與親綠電視台並未跟進,以此作為檢視“愛台灣”的判準,否則,不但全台大興流亡潮或移民潮,恐怕連民進黨人都得被迫生第三胎以“明志”或“自清”? 在地方政府之中,當屬新竹市政府最賣力了,於2005年即公佈實施生育津貼政策,婦女生育第一胎補助新台幣一萬五千元,第二胎二萬元,第三胎以上二萬五千元,雙胞胎五萬元,三胞胎十萬元,這是全國最高的金額,也是首度針對雙胞胎及三胞胎、第三胎調高生育津貼。難怪林政則的施政滿意度民調居全台榜首。不過對收入水平高的新竹市民而言,此乃錦上添花罷了,最該雪中送炭的縣市,這樣的生育津貼可能還是起不到有效的利誘作用? 今天報載,勞委會推動【勞工保險條例】修法於立法院初審通過,未來勞保局生育給付擴大,將原先應由勞保局給付一個月的“生育津貼”與雇主給付兩個月的“生育薪資補助費”,改成全由勞保局一肩擔起,簡言之,勞委會的修法意圖是既要獎勵生育、保障女性員工孕後不被資方解僱,又要為資本家節省支出,並免除其協助生育之最低社會責任,真是“用心良苦”啊!必須指出,生育給付之財源,是由政府稅金與勞雇雙方保費所構成之勞保基金,而稅金之百分七十以上是由受雇階級所繳納,故而這項『福音』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然而,最根本的問題有二,其一,這般一次性給付的現金主義生育津貼政策有效嗎?生育、養育、教育費用逐年增高,但台灣總體經濟前景與個人薪資待遇都“看壞”,就算比照新竹市政府生育津貼,再加上勞保生育給付,能讓中下階級家庭普遍卸除生小孩的恐懼嗎?其二,若要提高經濟利誘,以達成『催生』成效,則必須一次性給付高額高達幾十萬,或者採取持續性生育津貼,那麼,就發生第二個問題,加劇台灣財政崩潰危機!此外,即使維持現狀,每年編列的生育津貼或補助預算也因執行率甚低而致閒置浪費。 我在參選台北市長時提出『讓台北人快樂生小孩』的政見,我認為算是一套嚴謹而周密的政策構想: 一.普設公立社區托兒所,由政府補助開辦費與每月租金,托育員工資由收費支付,並訂出一名托育員照養嬰孩數上限之管理標準,如此就能大幅降低家戶托育費用。將托兒所營運權委託給村里長,使營運服務品質與村里長的政績掛勾,並定期舉辦競賽與觀摩交流活動,以激勵村里長營運之積極性與創造力。托育員統一由勞委會職訓局培訓認証,由於創造了大量托育員就業機會,所以,政府預算補助得以徵稅回收。此外,因『催生』見效而帶動育兒消費,對總體經濟應有局部助益。 為縮小城鄉差距,並對鄉村閒置公共空間、三合院或空屋再利用,我主張優先在偏遠貧窮鄉鎮普設社區托兒所,同時解決隔代教養問題。 二.於每一國小附設公立安親班與幼稚園,錢打那兒來?於〈馬英九頭殼歹去?〉這篇評論末段我已回答。況且附設於國小內,資源共享,故政府支出可大幅降低。此外還能讓“流浪教師”穩定就業。同上之由,公立安親班與幼稚園也應以偏遠貧窮鄉鎮優先。也同樣地,通過競賽與觀摩交流活動,以激勵教學品質提昇精進。 用社區化的公共服務系統取代現金主義生育津貼政策,不但更實效地“愛台灣”,且兼具就業、經濟、平衡城鄉差距與預算收支循環之多重政策功能,姑且賣弄地稱之為:生育/教育凱因斯主義。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