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11/11 20:37:20瀏覽337|回應0|推薦9 | |
引用<知識+> 作者<timberland> 每個人都非全然的好與壞,所做的事也必定都有是與非,一個人的人格、能力,需要有時間的縱深,才能觀察及判斷,憑單一事件或只論某個階段,恐怕會太狹隘。選市長要參考過去的政績,也應該考慮其他的條件,如人格特質等。 我是決定投給宋先生的人,沒有高深的論點,只是個人的想法,也許可以給你當參考。 1.不會光說不練 宋先生在我心中累積的印象是,知道了地方上的問題,會去處理及執行,不論他選擇的解決方式你認不認同,但他會去做,不會放著不管。這是多年來從媒體、外地親友口中得到的訊息,比較特別的是聽到訴說宋先生給地方幫助的人,有原住民、有客家人,當然也有所謂的本省人及外省人。說的也都是小事,像是需要橋、需要電及路燈、社區產權問題,交通號誌安排失當等等,這樣的小事讓這些人掛在嘴邊唸唸不忘,讓我深深感到老百姓要的真的不多,只要真的讓生活好過些,大家就感激不盡了。宋先生不會光說不練,而且不是選擇某些特定事件來做,我想是市長應具備的條件(市長就是大家長嘛)。 2.溝通協調能力 過去省政府時代,議會沒發生什麼太對立的情況,即使是民進檔的省議員,也對宋先生的施政及執行力認同。針對宋先生這次出來競選,也聽到不同政黨政治人物和一些資深媒體人(夠資深才有經歷宋省長時代),都會"先"表示對宋先生的施政能力不懷疑,才接著問(說)其它的觀點及疑問。能獲得不同立場的人的認同,除了顯示宋先生真的有料之外,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溝通協調的能力,台北市有很多問題卡著,卡在中央、卡在軍方、卡在企業利益等等,非常需要多方協調,宋先生以多贏為目標,提出了一些做法,我覺得是可以一試的,加上他又有過去良好溝通協調能力的背書。 3.政見 我認為政見比黨派重要、比台獨立場重要(以選市長來說),除了看候選人提出的政見,也要聽他們如何深入說明,尤其、尤其是打算如何執行。會說不會做,等於是空頭支票,說了會做,可是做些太遙遠或不切實際的事,對北市幫助有限。當然我選擇了宋先生的政見,也相信他做的到(候選人的政見在網路上都可以找到,大家可以自行了解)。 舉例來說,宋先生打算將內湖及南港園區整合成"科技經濟櫥窗",原因是這兩地聚集了極大比例台灣重要的科技公司,可是現階段政府對這兩園區的限制很多,如果能改變,直接在這裡做產品展示、測試、技術整合、上下游整合, 等於是直接談生意拿訂單,而不一定要跑到竹科南科等地,再搭配松山機場的定位調整,像是有條件的兩岸直航,可以有效減少國際交通成本,又提供科技部落的群聚便利,應會帶來比現在更高的經濟貢獻,這點不論對台北市、對中央都是很好的規劃,而且我覺得內湖南港經濟櫥窗成型後,一定會為台北市的進步形象加分、國際能見度加分。 還有宋先生注意到台北市近期的機會,就是2008奧運將為東亞帶來觀光的人潮及商機,他將朝著"讓到北京看奧運的人,都願意順道來台灣一遊"的目標規劃,這點也是我覺得更具體直接為台北市掌握機會的做法。其實還有像這樣具體的政見,有興趣的人可以再進一步瞭解。 興票案以不起訴偵結,宋先生也拿出具體單據等證明清白,但不信者恆不信,所以我不討論,我覺得拿錢做事總比拿錢不做事好。 郝先生前期的歷程我不清楚,所以我只能就郝先生擔任環保署長以後的印象來評估,很多人批評的限塑政策,我這市井小民的觀察是很失敗、閉門造車,也覺得他只會強勢跟霸道而已,曾有主持人問起這件事,郝先生的回答是他看到的數據是不論量或質都減少了,而且重要的不是塑膠用量減,而是環保觀念被建立了。 如果是宋先生或謝先生來回答,他們一定會說明數據的來源、算法,評估時間等等,來佐證何以相信限塑政策是成功的,而且建立環保觀念也絕不是一樣政策就可以做到的。 如果郝先生這項最被大家記得的"政績",他都以這樣的方式說明,可以想見以後的施政報告會如何,由小見大啊,他政見寫得多厚多有願景我都不敢領教。 謝先生弊案纏身,以現在的道德標準,未判決定讞以前都不可視為有罪,所以我也不討論這部份。 但是他在市長任內,最指標性的高捷工程,瀕瀕出現重大工安意外和事故,如果連指標性的重點工程都可以接二連三出事(弊案也與高捷有關),身為市長的謝先生能說責任不大嗎? 我可不希望台北公共工程的品質像高雄一樣,我很怕死,所以不論謝先生政見如何,我也不敢投他。 投李敖先生是很有創意的一種選擇,嗯~,我比較保守,蠻難想像李敖先生擔任市長後的台北風貌,所以.... 以上是我個人的想法,相信大家都希望台北更有競爭力,所以在此交換心得。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