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來國小301 救小蜂總動員
@記者趙容萱╱報導
台中市惠來國小三年一班是新編班級,學生從上植物課著手,培養觀察環境的興趣,從找植物、昆蟲,經歷搶救「小蜂」事件,學會好好愛護大自然,樂當小小解說員。
導師引導
和大自然玩遊戲
惠來國小是去年新成立的學校,三年一班23名學生是這學期從附近學校重新編班組合的。學期初的「認識植物的身體」課程,在導師賴雅芬的引導下,學生在學校裡觀察植物,並步行到一牆之隔的台中高農校外教學。
學生透過「和自然玩遊戲」方式探索,包括撿樹枝、落葉做拼畫,或者實地觀察,畫下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先幫植物取名,然後再查書。
五感觀察 自己為植物命名
「植物叫什麼名字不重要,重要是去觀察植物的特徵。」賴雅芬讓小朋友實地觀察後,透過五感去看、去聞、去摸、去畫,並且為植物命名。小朋友取名「毬果爺爺」的植物,回家查書發現是南洋杉,「小黃綠」是黃金榕…還有,倒地鈴的種子竟然是顆愛心(心型種子)。
下課之後 多堂「校園探索」
對環境敏感度提高後,小朋友開始注意到校園裡還有昆蟲、蜻蜓、樁象、蝴蝶和蜜蜂等,下課多個遊戲主題──在校園探索。
其中,班長吳詠晴最厲害,只要看到特殊的果實、昆蟲,就帶回來和老師、同學看,學生看不懂是哪一種植物、昆蟲,交給「科學家」李哲熹翻書、上網查。
捻花惹草 戶外打掃變熱門
老師賴雅芬發現,自從學生發現校園是探索大自然的好地方,尤其外掃區更是自然生態豐富,都搶著去外掃區「捻花惹草」。
搶救小蜂 做床裝水找蜂蜜
去年底,三年一班學生發生「小蜂」事件,學生吳睿昇和廖翊涵發現有隻蜜蜂腳斷掉,躺在草地上,他倆拾起來放回花圃上,回到教室聽其他學生說「蜜蜂被埋葬」,兩人馬上衝回現場,搶救蜜蜂。
吳睿昇說,他們從土裡挖出蜜蜂,發現蜜蜂還會動,但蜂螯被拔掉了,左眼都是血,腹部也有傷口,需要照顧,於是幫牠取名「小蜂」。他拿便當盒做為小蜂的家,上頭面鋪衛生紙、砂子,寶特瓶的蓋子當小蜂的床。
其他同學在小蜂的床邊放花裝飾,還有同學裝水給小蜂喝、採花給小蜂吸蜜汁,但小蜂都沒動,小朋友急了,找糖找蜂蜜,還有人拿東西給小蜂吃,隔天小蜂還是一動不動,已經死掉了。
厚葬小蜂 三不五時盼復活
小朋友拿盒子埋葬小蜂,剛開始還不忍心,挖開土再看看小蜂有沒有活過來,但希望落空。最後學生重新埋葬小蜂,上面植上小株植物,還有學生拿火柴棒當蠟蠋祭拜小蜂。
為何致死 翻書尋因上堂課
李哲熹說,同學回想小蜂在蜂螯被拔掉後很痛苦,可能是死因,查書後發現蜂螯連著腸子,如果被拔掉,對小蜂危害很大。
吳睿昇說,他和同學覺得如果可以透過解說,讓其他班級學生也知道如何善待植物、昆蟲,或許小蜂就不會死掉了。
〈解說員001〉
李哲熹 動植物搜尋引擎
李哲熹剛入學時,很喜歡看書,教室的「充電閱讀區」常可見他的身影。他每天都有新發現,還會跑去和老師分享:「老師,原來呂布以前是…」
自從上了植物課後,李哲熹開始迷上探究大自然奧密,只要同學有疑問:「這是什麼植物的葉子?什麼是胡蜂?」找他就對了,他都會上網查、翻書,直到幫同學找到答案為止,有了「科學家」封號。
老師賴雅芬也發現,李哲熹開始邏輯思考,課堂上到「空氣」,他對「水中為什麼沒有空氣」很感興趣,提出自己想法,老師也發現他從植物課獲得認同,在學業上更專注,作業上的字寫得特別的工整。
〈解說員002〉
吳詠晴 三國迷→探索者
班長吳詠晴很愛看有三國歷史故事,三國裡的角色個性都瞭若指掌,就連國文造句練習,她也可以很「三國」。
「看到…就知道…」看到張飛耐精力充沛的硬子,就知道他又要出去打仗了。「有…有…還有…」曹操手下的武將有張遼,有許褚,還有曹真。
吳詠晴連班歌都推薦強辯樂團《我的天》,只因這首歌是連續劇《終極三國》中的插曲。
賴雅芬發現,自從上了植物課後,「三國迷」談起植物、昆蟲竟眉飛色舞,除自願到其他班級解說,還會把發現的椿象、金龜子、蝴蝶、蜻蜓帶回班級分享。
吳詠晴在解說員訓練課時,聽到老師提及很多小朋友沒看過茄冬果實,但其實在學校附近就可以找得到,她尋著放學回家路一路找,找到就請父親幫忙摘下。她的解說法寶,就是從口袋裡掏出茄冬果實,製造高潮。
〈解說員003+004〉
吳睿昇 台風穩
王俊雄 救火隊
很愛表現的吳睿昇,剛入學自我介紹時,故意裝娘娘腔引起其他學生注意,植物課讓他找到自己的舞台─擔任解說員。
「以前這附近有很多湧泉,尤以學校所在位置的棋盤厝蓮蕉樹下的蓮蕉井湧泉最為出名…蓮蕉和人等高…」台風穩健的吳睿昇不但是學校的小小解說員,很受其他班級學生的喜愛,他更主動報名社區解說員,為社區居民解說學校附近老茄冬、蓮蕉典故。
王俊雄最有團隊精神,是位「天生的救火隊」,不論當解說員還是營救、照顧「小蜂」,他很貼心地等同學選完工作後,志願做那些煩鎖、沒人想做的工作,且樂當「小幫手」。
【2010-02-08/聯合報/R07版/好讀周報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