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2/05 13:56:20瀏覽381|回應4|推薦13 | |
外婆的事在七號這天終於告一段落了,而我面臨的將是媽媽思念她母親的悲傷情緒。媽媽在外婆出殯前天天到外婆棺木前唸經,也許棺木還在算有個精神寄託,至少,她的母親還在身邊。可是不能永遠在那邊。 記憶中我不是第一次到火化場,小學六年級那年奶奶過世時、還有專科三年級剛放暑假那時外公過世,對於奶奶的記憶很遙遠,而外公因為二度中風變植物人一整年,有心理準備的緣故,對於失去並沒有很深的記憶。這次不同。外婆躺在我曾經任職過的醫院中,因出血性休克而往生,那天子時接到媽媽打來的電話,顫抖的聲音還未說完我便失聲痛哭,令我懊悔的是,才在不到兩天前去醫院見過外婆,而且那天我因為記錯加護病房會客時間遲到了,僅見到外婆五分鐘。真的是太短了。小表妹與表弟在台北,因大家告訴他們外婆無大礙無需跑回來一趟,結果他們連一面都沒見到,以至於也是外婆帶到三四歲的小表妹更無法接受。 當一切家祭公祭都結束後,一行人準備到火葬場去,哥哥開著車載著我與爸爸剛好跟在靈車的後面,媽媽在靈車上扶柩。這種感覺好奇異,約二十分鐘的路,我就一直盯著外婆的棺木看著,沿路的景色還不錯,因為是鄉下所以放眼望去大致上很空曠。是剛好吧!外公安置骨灰罈的地點似乎不錯,後來連大姨丈及表哥的骨灰罈也放在同樣的地方。事後媽媽跟我說,外婆這一年來常感嘆過去沒先在外公旁邊買個位置。我在想,是否老人都有預知自己可能或即將要走的時刻,而說出一些外人聽來不吉利的話呢? 外婆守寡了十一年,在善化這個純樸的小鎮,有她年輕到老的軌跡,及我從小到大的成長片段。經常玩在一起的表哥、表姐妹,也因年紀的增長而疏遠,也因環境的不同而增加距離。最後一次大團圓竟是在外婆的喪禮上,也許來的太快,可我心中不否認曾經害怕外婆離開的可能,童年的故鄉外觀上並沒有多大改變,變的是人,是人的外貌、是親人心中的距離。部分孫子輩的都已經生出曾孫輩,幾個曾孫輩的也被外婆帶過,外婆一輩子就好像在幫兒女、孫子帶孩子。 沒有替自己操過心。 這童年的故鄉隨著外婆的離開,往後也沒什麼理由再回到那裡,我記憶中的那個透天厝,少了一個老人坐在門口聽著收音機,等著女婿女兒及孫子回去。可那滿是皺紋的臉上堆著靦腆笑容的模樣,卻是與我心中故鄉的記憶畫上等號,永不會磨滅的一個畫面。所以,再見了!我童年的故鄉。 2005/ 11月 瑄麟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