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1/06/24 10:52:18瀏覽284|回應0|推薦0 | |
新加坡建立資訊通信“智慧國”的腳步正在加快。隨著中國信息化技術輸入開放程度增加,新加坡正在與中國一些城市展開信息化合作。 6月20日,新加坡發布新一代電子政府總體規劃——“電子政府2015”(eGove2015),同時也是新加坡“智慧國2015”(iN2015)十年規劃的一部分。 “智慧國2015”是新加坡在政府層面力推各類咨詢通信技術,同時將這些技術輸出國門,中國就是其主要技術輸出國。 “這是新加坡政府通信技術方面最困難的計劃。”新加坡資訊通信發展管理局(IDA)政府首席資訊辦公室助理局長江永元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不是在政府內部做技術搭建和整合,而是通過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明確政府定位,建立政府與企業、國民溝通的渠道。” 在該規劃中,包括了在20日當天正式推出的新加坡首個訪問政府公開數據的一站式門戶網站Data.gov.sg,以及一站式移動政府客戶端mGov@SG等政府信息平臺,另外還包括促進民意溝通和建立政府私有云(G-Cloud)等計劃。 江永元表示,新加坡通信技術發展到這個階段,最大的挑戰不是技術本身,而是人——如何通過信息化平臺處理政府、企業和民眾之間的關系。 現在,新加坡每個國民和永久居民都擁有唯一的新加坡通行證(SingPass),直接連接到55家政府機構的300多項需要身份驗證的公共服務,并實現信息共享;新加坡幾乎每家企業都有唯一的身份識別碼(UEA),幫助企業辦理各類注冊登記、稅收等各類事項。 2006年起,新加坡政府開始鋪設超高速的咨詢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目前“智慧國”十年規劃到了中期評估階段。 到2015年新加坡希望實現資訊通信技術領域行業價值增長兩倍,達到260億新幣(約合5905億新台幣);同時實現行業出口收入增長三倍,達到600億新幣(約合13628億新台幣)。 新加坡資訊通信發展管理局駐中國區司長李斯勤對本報說:“近兩年,新加坡和中國在資訊通信的合作發展迅速。” 新加坡目前已在包括上海、北京、廣州、成都、重慶等在內的城市建立不同層次的合作,在這些地區引進新加坡企業和通信技術。 據李斯勤介紹,目前新加坡已經分別與武漢、重慶簽訂了有關“智慧城市”和信息產業合作意向的相關協議。 在正在動工建設的重慶“國際離岸云計算特別管理區”中,新加坡太平洋電信將投資1.5億美元,建設離岸、在岸各一棟約1500個機柜的數據機房,約3萬臺服務器,并負責園內國際云計算中心的國際海纜的接入。 據道,外商在這個中心開展離岸數據業務,可以不經過國家關口局的數據檢查,可以獲得電信和數據營業執照,還有機會對電信業務100%控股。這是吸引包括新加坡太平洋電信在內的多家外商企業的主要動力。 李斯勤表示,離岸數據中心願意通過開放的方式接納新加坡的信息通信技術管理經驗,表明“重慶的突破很大”。 資料來源: 鉅亨網 2011/6/21 新聞整理:Vesper |
|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