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4.5)…徐磊、王躍穎、陳亞洲、鄭連寶
導演:★★★★☆(4.5)…龔朝、楊巧文、王偉仁
演員:★★★★☆(4.5)…于小偉、白冰、小李琳、穆佳男、王鑫、王力、白紅標…等
總評:★★★★☆(4.5)… 強力推薦
集數:35集
開拍:2010年7月
簡介:講述了抗日戰爭打響後,白洋淀軍民採用游擊戰抗擊日寇的故事。劇中既有老百姓從起先的誤會到漸漸認識八路軍的過程;也有游擊隊員失敗後領悟「運動戰」思想的成長歷程。抗日戰爭開始後不久,面對日軍不斷向內地深入侵犯的形勢,大隊長魏光明和指導員華筱諾把他們所領導的大隊分成許多小支隊,在湖面上採取游擊戰開辟了敵後戰場。劇中,幾位主演帶領著劇中的戰友們歷盡艱辛終于獲得了戰鬥的勝利。
電視劇網頁:http://tv.hao123.com/intro?id=7193
水上游擊隊…故事背景
《水上游擊隊》是關於《雁翎隊》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故事,許多作家、新聞工作者都曾寫過。而首先挖掘出這一題材,並寫出長篇通訊的卻是中國著名的資深新聞工作者、曾任新華通訊社社長的穆青。穆老分別於1943年、1990年、2001年三次來白洋淀,對白洋淀有特殊的深厚情感,並為中共安新縣委宣傳部主持編寫的全面介紹白洋淀一書《中國白洋淀》題寫了書名。
1943年的「七七事變」紀念日前夕,當時的《解放日報》編輯部為了紀念抗日戰爭6周年,曾組織編輯記者深入各抗日根據地採寫一批反映敵後軍民抗戰事跡的報道。穆青同志當時去中共中央黨校採訪了一位在白洋淀堅持抗日鬥爭的軍隊幹部。這位軍隊幹部詳細地介紹了在白洋淀上活躍著的一支由當地漁民和獵戶組成的水上抗日游擊隊——雁翎隊。
這支游擊隊使用的武器除步槍、手槍外,主要是打獵用的「大擡杆」。他們在方圓幾百裏的白洋淀上,憑借著密密的蘆葦和千回百轉的葦塘,神出鬼沒地打擊敵人,使日僞軍聞風喪膽。雁翎隊英勇殺敵,保衛家鄉的故事,使穆老深受感動,加之穆老又曾在冀中打過游擊,多次在大清河、子牙河、滹沱河兩岸穿插,也曾在黎明或日暮時分在白洋淀附近穿行過,對那裏的地形、地貌及抗日鬥爭情況很熟悉。
於是,穆老以抒情筆法,寫出了3000多字的長篇報道,題目就是《雁翎隊》。這篇報道於1943年8月22日在《解放日報》發表。文章發表後,引起很大反響。在延安,當時還有些人把這篇文章從報紙上剪下來貼到本子上和窯洞牆壁上。從此富有傳奇色彩的雁翎隊的名字便傳向了各根據地。抗戰勝利後,《雁翎隊》一文還被選入許多版本的通訊、散文、報告文學集和一個時期中學課本中。後來,又應約在《人民文學》重新發表一次。由此可見,穆老所寫的《雁翎隊》一文産生的重大影響。
1990年和2001年夏季,穆老在百忙中先後兩次抽時間來白洋淀,與當年的雁翎隊員、青抗先隊員、兒童團員們傾心交談。盡管當年的老戰士們都年事已高,但談起當年《雁翎隊》的抗日戰鬥故事,仍然是英姿勃發,心頭湧起股股暖流。「魚兒,遊開吧,我們的船要去作戰了。…雁啊,飛去吧,我們的槍要去射殺敵人了。」這是穆青在長篇報道《雁翎隊》一文中開頭引用的歌謠。這首歌謠至今仍流傳在白洋淀上。白洋淀人沒有忘記雁翎隊,更沒有忘記首寫《雁翎隊》的穆老。
《雁翎隊》在淀泊相連、葦壕縱橫的白洋淀上,神出鬼沒、來無影去無蹤。他們時而化裝成漁民,巧端敵人崗樓;時而出沒在敵人運送物資的航線上,截獲敵人的軍火物資;時而深入敵人的心髒,為民除掉通敵的漢奸;時而頭頂荷葉,嘴銜葦管,隱蔽在蘆葦叢中,伏擊敵人保運船。這支令敵人聞風喪膽、令百姓歡欣鼓舞的隊伍,就是活躍在白洋淀上的抗日武裝…人稱「水上飛將軍」的雁翎隊。
白洋淀是中國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位於河北省中部。舊稱白羊淀,又稱西淀。因電影《小兵張嘎》而馳名中外。是在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衝積扇交彙處的扇緣窪地上彙水形成。現有大小淀泊143個,其中以白洋淀較大,總稱白洋淀。面積336平方千米。水産資源豐富,淡水魚有50多種,白洋淀由堤防圍護,淀內壕溝縱橫,河淀相通,田園交錯,水村掩映。淀上波光蕩漾,水鳥啁啾,蘆葦婆娑,荷香暗送,構成了一幅生態美景。素有華北明珠之稱、亦有「北國江南、北地西湖」之譽。
互動百科 http://www.hudong.com/wiki/%E3%80%8A%E6%B0%B4%E4%B8%8A%E6%B8%B8%E5%87%BB%E9%98%9F%E3%80%8B
河北保定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 http://www.crt.com.cn/y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