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2/01 08:20:03瀏覽1328|回應0|推薦6 | |
至誠感動天-舜的故事.2 《尚書》有一段描述虞舜至諴感動神上帝的故事【註三】: 帝(舜)初于歷山,往于田,日號泣于旻天,于父母,負罪引慝;祗載見瞽瞍,夔夔齋栗,瞍亦允若,至諴感神。 舜的父親、繼母和弟弟象為了繼承問題,曾經謀害舜,但是舜以愛報恨,寬恕了想殺害他的父親、繼母和弟弟。做為人子,竟然不容於自己的親人,甚至想殺害他,舜內心的痛苦可想而知!當初他在歷山耕種時,天天往還於田野之間,日夜向天父哭泣禱告。他寧願自己背負罪名,也不願意放棄孝敬父母的機會。既使有這些打擊,舜依然很恭敬地服侍在父親瞽瞍的身旁,態度依然謙卑順服。舜的態度不但感動了瞽瞍,使他逐漸變得和藹可親,舜的真誠和孝心,最後也感動了神。 舜「敬天愛人」的真誠不但感動了親人,感動了神上帝,也感動了當時的國王唐堯和身邊的大臣。堯知道了舜的真誠和孝心,召集大臣們商議,決定提拔窮困潦倒的舜。首先堯把兩個女兒嫁給舜做妻子,讓他在不同的場合受磨煉,並用不同的工作考驗他。關於舜的故事,《史記》這麼記載: 於是堯妻之二女,觀其德於二女。舜飭下二女於媯汭,如婦禮。堯善之,乃使舜慎和五典,五典能從。乃遍入百官,百官時序。賓於四門,四門穆穆,諸侯遠方賓客皆敬。堯使舜入山林川澤,暴風雷雨,舜行不迷。堯以為聖,召舜曰:「女謀事至而言可績,三年矣,女登帝位。」 經過了三年的觀察和考驗,堯終於決定把王位禪讓給舜,成就了千古的美談。在禪讓的典禮中,他們「受終于文祖,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肆類于上帝」【註四】,把禪讓的動機和一切的榮耀歸給了上帝。 中國先民們敬畏上帝之禮的根源來自天父的啟示,為什麼?因為萬物的根源都來自天父,人類的本源雖然來自祖先,但是最終、最原始的祖先則是創造萬物的上帝,所以東漢馬融說:「文祖,天也,天為文、萬物之祖」,就是這個道理。 既然天父上帝是創造萬物的始祖,那麼敬天、順服上帝就應該是世人最起碼的禮儀,不是嗎?這就是為什麼《左傳》和《禮記》分別強調「禮以順天,天之道也;夫禮,必本於天」的原因。因為在眾多的禮儀中,最高的禮就是「事上帝」的郊社之禮,即孔子所說的:「郊社之禮,所以事上帝也。」 除了敬天事上帝外,中國先民也紀念祖先,紀念祖先原來是崇拜上帝的配祀,並非把祖先神化或偶像化。也就是說,在祭天時,敬拜上帝是主祀,紀念祖先是配祀,目的是希望祖先在天之靈能夠跟天父上帝同在,受上帝的祝福,這乃是子孫們真誠的最高表現,所以《易經》和《禮記》分別說: 乾,天也,故稱乎父。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祀帝于郊,配以后稷,天子之禮也。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 大意是說, 乾是天,所以我們尊稱天為父。在郊外祭祀天父上帝,並以紀念后稷為配祀,乃是天子必須遵循的儀禮。萬物的根源來自天父,人的根源來自祖先,所以在祭天崇拜上帝時,要配祀祖先。先王創作讚美的音樂以增崇其光明的德行,並且用這個豐盛的禮品獻給上帝,敬拜上帝時用紀念祖先作為配祀。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