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們這個世代】107年國中會考國文寫作簡析與試寫
2018/05/21 00:03:00瀏覽3684|回應0|推薦34

107年國中教育會考寫作測驗題目如下:

圖表:時間軸標示10、20、30、40年齡,每個年齡代表的世代不同,並以對話框舉例,「我們這個直播世代」、「我們這個動漫世代」、「我們這個青春世代」、「我們這個果凍世代,色彩鮮豔、口味多元、滑嫩有彈性、討人喜歡」、「我們這個自由世代,可以公開討論許多議題,卻也少有共識」、「我們這個對未來感到困惑的世代」。

文字:每個世代都有其關注的事物、困擾的問題,或是對未來的想像,構成各個世代的精采面貌。你覺得自己這個世代有什麼樣的特質?這些特質也許是刻板印象,也許是你身處其中的真實觀察。請以「我們這個世代」為題,寫下你的經驗、感受或想法。

題目與生活結合,考生需以個人經驗為出發,除了敘述自己的觀察,還需歸納、論述,表達對於這個時代的看法與省思,才能寫出深度。雖然易懂好寫,但要寫好卻不容易。

「我們這個世代」試寫:

這是一個3C產品充斥的科技世代,身旁周遭人手一機,放眼望去,每個人無不埋首於手機裡,隨處可見「低頭族」。

生活在車水馬龍的都市裡,除了人多、車多,「手機」竟也湊起熱鬧,使得原本便已擁擠不堪的生活環境,因為「手機多」又將心情擠得毫無空間!在看似熱絡非常的聯繫中,人情味實則愈來愈淡薄。

曾經在餐廳看到一幕景象,一家四口爸爸、媽媽以及一對兒女點完餐點之後,各自玩著手機,手指不停地上下滑動,期間完全沒有任何談話或互動,只是等著餐點上桌。這一幕不禁讓我深思:科技的進步源自生活的需求,但卻也嚴重地影響了生活。

尤其最讓人感慨的是,逢年過節時家人親戚不再是和樂敘舊,而是拿出手機拼命地滑;來到旅遊景點,山光水色全被拋置一旁,每個人又拿起手機滑呀滑;即便在公車或捷運上,顧不得閉目養神,仍然緊盯著手機,生怕漏掉了訊息,資訊垃圾如影隨形跟在身邊。

手機的發明與進步,原是要解決生活的問題,因此諸多的設計與功能,無不是以「人性」為出發點,只要一機在手,便能暢行天下,「科技來自人性」這句話更道盡了科技與人性之間密切的關係;但是在進步的同時,我也發現「科技疏離人性」的現象,生活中,只有自己與手機「相看兩不厭」,在唯我的空間與文字、影像對話,人們無法觀察對方神色或表情傳達的情意。

雖說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互動,手機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在即時性以及方便性更是大大的解決了時空因素的限制;然而原本單純通話的功能,隨著人們智慧的開發,手機早已跳脫通話的功能,拍照、觀賞、遊戲等附加功能反而喧賓奪主,成為大家使用手機的目的。這樣的娛樂本來無可厚非,只是若不能在某些情境下有所限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將會遭受嚴重的破壞!

手機從來只是聽從自己的指令,人們無法解讀對方語言或文字傳達的意義,沒有交流,少了互動,不懂溝通,社交能力愈來愈差,人情味蕩然無存,「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冷漠愈趨嚴重,這便是科技帶來讓人不寒而慄的疏離。

想想從前沒有手機可滑,大家一起閒話談天,熱絡非常,少了暴戾之氣,充滿人情味。身處這個科技世代,應該懂得適時善用手機,千萬不要成為「低頭族」,除了滿足生活所需,絕不能被手機控制或綁架;當科技愈進步,人性不能愈退步,淪為科技的奴隸!

107 年國中教育會考試題說明

命題理念

認識、了解並悅納自我是非常重要的學習課題,試題由認識自己出發,擴及對群體的觀察,期待學生歸納同儕共通特質的同時,能思考自己及所屬群體的定位,增進自我了解,而在「我輩」形成自我標誌的同時,其實也暗示著不同世代間的對照,故亦能進一步書寫所觀察到的世代差異,帶出包容與理解。

命題除以文字明確揭示寫作重點外,同時以圖象呈現不同素材,期望能更完整傳達豐富的命題內涵,刺激學生觸類旁通,在短時間內掌握寫作重點。透過圖象,一方面清楚標示寫作範圍「世代:共同存在於某個時間階段的群體」之意涵外,一方面也更有條理列出「直播」、「動漫」、「自由」、「青春」、「對未來感到困惑」、「果凍」等世代特質,觸發從不同面向切入取材、暗示世代命名的可能性:可以是基於共同關注的事物、困擾的問題、對未來的想像,所形成的一種群體表徵;也可以是刻板印象,甚至是對既有負面標籤的重新詮釋。

藉由命題,期望學生從表面的觀察出發後,可以層層遞進,形成一種觀照,進一步帶出對個人、群體,甚至是對時代的省思。

寫作方向

學生可以由圖例聯想,結合個人經驗或見聞,描述「我輩」這個世代群體的共同特質,這些世代特質固然深受所處時代的生活事物(例如:直播)或精神趨向(例如:自由)影響,但在本題寫作上,仍應儘量將這些因素何以形塑「我輩」特質,做具體闡述。本題寫作發展空間寬廣,抒情與知性兩種不同傾向的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敘事、描寫、說明、議論在此題中皆有開展的空間。

.

.

.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upergogo1999&aid=11207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