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4/08 09:16:26瀏覽1358|回應5|推薦16 | |
在美國唸完兩年書回台,孩子面臨課業銜接的問題,還是回去原來的鄉下小學吧。夫婦兩態度謙卑地來到學校,因為是很小的學校,校長、老師們都沒什麼派頭架子,不需預約,我們穿堂入室,就見到校長。說明原委後,校長帶著去見四五年級的級任老師,就是兩位,不必選擇。老師說,小孩兩年沒唸中文了,最好降轉,免得程度跟不上。我們當然點頭稱是,『老師考慮周到、說得有道理!』,這種時候,可別以歸國學人的專家態度要辯論講理。我們和婉有禮地說,『但是,可不可以先讓他們在正常年級試讀一兩週,要真不行再降轉?』。也許因為態度不惹人厭,老師答應試試,我們也就一再稱謝,順利達成任務回家了。 真的是兩年沒接觸中文,他們剛開始上課是有些辛苦,尤其寫中文最困難,少一點、多一劃都是錯,作業寫得戰戰兢兢。第一次月考,小女兒考卷上的字,還有些無法理解,老師乾脆站她旁邊,看不懂的題目就念給她聽,這樣也能考試了。幾個月過去,老師也不提降轉的事,孩子課業也上軌道,學期結束,在班上成績還算好。 因為迷信名校,讓很多立意良好的教育改革很難推動,或是變樣。因為競爭著要進名高中,所以學校考試領導教學,家長學生神經質地計較『公平』,一個入學方式的小變動,便引起大焦慮。事情真有這麼嚴重嗎? 學校好壞沒有多大差別,學生考試成績高低,老師、設備是次要因素,主要是學生原本素質。試著把建中的學生整批換到某『壞學校』,看看聯考結果如何。而換成別校學生的建中,還能不能保持金字招牌?試想社區高中如果能留住當地優秀學生,每個學校均衡發展,學生能就近上學,也不會有升高中擠破頭的壓力。那社經地位高的學區,學校學生成績比較好,大家會不會又要搞假戶籍好入學?那就往上配套,大學入學以高中在校成績百分比為標準,譬如每個學校的第75名,申請大學時,地位完全相等。如此,我猜住大安區的也許會考慮把戶籍移到大同區,這樣一番大風吹,不消幾年,反而成功地平衡各高中水準,拉小差距。 當然,建中、北一女一定反對,校長會出面大談『國家競爭力降低』,好像其他學校教不出好學生。而私校老師總算出了一口多年的氣,這下可以立足平等,大家來比拼。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