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6/21 00:14:22瀏覽651|回應1|推薦5 | |
31歲前的我沒有太多美好的回憶,但他的31歲我必需記得。 31歲我才初升,他卻如新星殞落。。 當我有能力發表一篇學術期刊,我已經超過31這歲數甚多,身為一個走向學術的人,這畢竟太晚,我一直討厭量化的研究,尤其是許多研究是在統計和上帝給予的現象間遊走,也因為如此,許多的思考模式,常不自覺的成了Apriori,漸漸的,我喜歡非計量而且是社會的研究,在管理和科技的領域上,也開始偏好社會技術系統,和結構理論。2000年至今,我也讀了不下二十篇關於此類的論文,但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個理論是衍生自Giddens結構理論(Structuration Theory)的適應性結構理論(Adaptive structuration theory)。適應性的結構理論它精采的地方也是在討論社會互動的結構中,使用新的科技它的專用性,及新的結構的產生影響原有的結構,而不斷的重覆的現象。在資訊的期刊裡從1980年代Davis發表的TAM(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此後都一直在探討科技的使用與接受,例如跨學門的(Cross-disciplines)資訊管理則應用了心理學的TPB(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和TRA(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Goodhue的TTF(Technology Task Fit),這些適合實證研究皆需要統計的解釋,而統計軟體的發展則讓這些學門和理論不斷的在舊有的研究上累積(一窩蜂的Survey充斥著MIS Quarterly, Organization Sciences, Management Sciences....),但是很侷限,由迴歸發展到到結構等式,它只是換了湯而不換藥,個人的還是個人的,比如強調意圖-行為構面,並沒有真正的從理論和社會的互動去解釋巨觀的現象。Gerry DeSanctis延伸了結構理論,把科技的使用做為理論中的結構, 透過社會互動去解釋組織的活動。因為詮釋組織行為的量化研究多少都從統計中的R Square去解釋,抽樣的失序使得解釋能力在不同的領域不同的文章竟有不同的解釋,因而也對心中那個統計無用論下了個註解。然而DeSanctis 卻在2005年辭世[4],她是1954年出生,她在許多的Top journal都曾是主要編輯,為人熱情對學術的熱誠更是受到這些主流社會科學期刊的尊崇,尤其是今日許多跨學門領域的管理學門,在一面倒的Survey研究中,她仍堅持一慣的研究理論,殊為不易,而她51歲在這領域算是英年早逝了,但留下許多有價值的研究的成果。 然而在我心中對於統計的那個鬼魅卻從未散去,社會科學家對統計也抱著愛恨交織,好的文章依賴著統計的解釋,Survey方法的抽樣回收和偏差卻常是極為嚴苛的限制,如此一來,研究往往但我們從未實際去體會那95%信心是來自何處,抽樣的誤差?還是研究者根本未能理解顯著性的真義? 隨機抽樣的機率論,我31歲以前我都自認為沒有領會它的真義,如果有個罈裡面有黑球和白球,取出不放回去和取出再放回去重覆的抽樣,最後會得到什麼結果呢?在古典的機率論裡,它往往有許多計算和模型需要被Verification和Validation,而這些模型其實存在日常生活中,例如人們估量一個群體大小時,就相當的有貢獻,517大遊行時台北市警方利用區域面積法求全部參加遊行人數,後來得到結論是七萬多人,這種近乎詐騙的假科學,卻騙盡了全台灣人。但是在1980年有卡奈基美隆大學有位學者,當年他30歲,他利用罈的抽樣機率模型,可估算出一個區域內某個物體的數量,如果他的英靈長在,他的罈模型理論也許應該算出是60萬了,或許會譏笑馬政府的台北市警察之無知吧!他用Zipf's Law的弱型式(Weak Form)[1],可估算字的使用頻率、城市的人口數,個人收入的分佈(Distribution),這在當時確實是很重大的研究,罈模型的發展對世人的影響深遠,他的Optimal Stopping in an urn則提供抽樣停止時機的方法[2]。在他發表完Some local limit theoremes in the symmertic dirichlet-multinomial urn model[3] 後,他的生命停留在31歲。 他叫做Wen-Chen Chen(陳文成)。 他的殞落,不似DeSanctis受到許多主流期刊以編輯名義的推崇,而他的國家卻限制人們談論他,獨裁者掩飾真相。他的殉身,並不來自於他的信仰,而是源自於他對土地的熱愛,但他的生命結束,是國民黨的迫害使然,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校長曾寫公開信給蔣經國,「還我陳文成」,一位年輕的菁英學者,被國民黨情治單位棄屍於台大校園,至今仍然是懸案,然而31歲的英年早逝並不影響他對人們的貢獻,和對台灣這塊土地的熱愛。 耶穌的宗徒記載了耶穌開始傳教,真正傳教的時間只有三年,宗徒們的四部福音書中,耶穌的30歲以前極其平凡甚至缺乏詳細的描述,只有瑪竇福音史詩般的記錄了耶耶穌降生時的凶險,然而這並不減耶穌做為天主子光芒,因為只活33歲的耶穌就身殉來救贖人們。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