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聖訓‧﹝道、降道、印證、志願、奉行﹞● 興毅重光
2010/09/08 00:55:49瀏覽5615|回應1|推薦0
 

謂道

誠意啟化感穹蒼   遠望遙遙路途長
匆匆意遷新境遇   急急心懷舊村莊
凝露吹風飄落月   散雲浮霞映暮陽
增長時光春轉晚   青青樹葉栁梢黃

吾乃 湖隱酒狂  奉 天諭 來至佛堂 參謁上帝  再留訓章  哈哈

大道本無形     造化貫萬情     傳遞為秘寶     修持聖賢成

道者理也   無極之真   天地萬物之始也   故事事莫不有理   物物皆由道生
溯自寅會生人   繼育萬物   此一本散於萬殊也   羲皇降世   首倡一劃開天
人間始明道宗   至二帝三王   繼傳奧旨   三教聖人   遞傳天命   闡揚聖道
願化佛子   盡歸故宗   值此末運收束   道劫並展   實乃萬殊歸於一本也

然道猶路也 人行必有路 無路寸步難行 惟嘆眾生 埋沒聲色 迷失本來靈明
常沉苦海 願我契眾 深體道義 處事合乎天理良心 循正路而前進 盡其人道
以合天道 惟聖教因人而設 因人夙根不同 而教之亦異 逐有三乘之分別
若非三期 道承普渡之運 上乘大法 豈易聞之 頓教真法 得者緣份深厚
時體本來   涵養德性   道成果就   則超凡入聖矣

一理流行萬象新   生機栩栩警迷津   東風飄來吹萬物   昆蟲草木感春恩
沿岸栁繞迴寰路   清池魚躍透天真   空谷寂靜人跡少   山林幽雅鳥喧音
松聲颯颯驚鶴夢   月色一廉映禪心   四時惟顯春好處   值此猶當惜光陰
黃金失了容易得   韶華過去無處尋   諸事從來由天命   道通萬類理為尊
真空無為生妙有   養育群生道賜恩   聖道誰云無形象   形象皆是道為根
樹木茂盛叢叢長   倘若根枯樹難存   魚游水中活潑潑   有朝水涸魚喪身

為人本有真主宰   帝賜靈光智慧深   幾個率性行大道   堪嘆愚人竟迷心
失根忘本波浪滾   趨入苦海永沉淪   處身有道誰覺悟   致惹皇娘總傷心
真道啟迷應運降   三曹佛子俱沾恩   當知誓愿佛前立   了愿方能大志伸
時時抱道率性進   休迷聲色昧靈魂   世俗盡是黃梁夢   寄塵焉能久長存
得點知性知所以   明德人人在親民   克化古禮復堯舜   一道同風處處春
道大理微難言盡   智者體會悟聖音   玄妙盡由道中蘊   惟憑賢良細參尋
為師略將此解釋   契眾循道勿迷真


降道之原因

羔羊困迷途   崎嶇無出路   指爾真捷徑   菩提復自如

夫應時降道之原因 實乃皇娘憫兒之真意
念餘蘊久迷塵寰 促生死總轉輪迴
嘆善信皆迷靈明之性 貪形象竟忘歸宿之源
思及大罪彌天 致惹災煞遍地
芸芸眾生 終日墬於水深火熱之中 實堪憐憫
幸皇娘賜命傳天道之妙諦 以應運數完成收圓之大事
愚夫沉醉於苦海 幸遇慈航之普渡
若能體會降道之真意 行功立德
庶可消孽了冤 不致永墬沉淪矣    哈哈

征塵滾滾劫蘋仍   遙望人間動刀兵   大地山川誰是主   民不聊生愁雲濃
八一刦煞苦不盡   三災八難遍界中   萬物荒蕪甚零落   道德淪亡少仁風
避秦之亂桃源境   而今何處享太平   觀此世態心感動   滿懷苦衷總難明
淒心欲哭竟無淚   堪笑愚盲竟無聲   人間實稱活地獄   欲享安逸萬不能
重稅納糧黎民苦   米珠薪桂處處同   芸芸眾生迷幻境   營營未肯片刻停
昏迷沉醉堪可嘆   盲人瞎馬尚馳行   性在異鄉為異客   屢遭輪轉令傷情
順時察機醒春夢   捷足彼岸樂無窮   君子不立嚴牆下   所以正命應事更
上天廣施好生德   故垂金線道路通   親差為師眾生化   黑暗途中顯明燈
得沾天恩與師憫   三生有幸本非輕   休自暴棄當英勇   體天真意而奉行
既明降道真宗旨   盡人合天體真情   如此修持希賢聖   何愁大地不安寧
願我賢契勤體會   當曉良辰不易逢   日月穿梭朝轉暮   分寸光陰不留停
個有精神須振作   偉大責任要自成


傳道明師之印證

應運落紅塵 荷命渡乾坤 印證明師德 悟者是知音
自古修道者多矣 然能得受真傳者極稀
良以明師之難逢也 明師者係奉承道統
應運救世而降 為師親領天命 倒裝臨凡化身弓長
以直指本性了悟本來 渡化眾生為本願 當今末劫更荷普渡三曹之重任
承天德而普化光明遍照三界 不但眾生賴此出苦
即便氣天真仙地府鬼魂 各皆顯化於人間懇求濟渡
況天機早已預洩 得沾師恩者非筆下可能盡敘也
傳道明師豈可作為虛談 實能得到超生了死之證者 更推及明師之真也 哈哈

孽海茫茫波浪連   瘋僧駕來救生船   天慈方能掌舵穩   疾呼普渡故鄉還
若非奉天承運濟   幾經風波舟早翻   末會本是出頭日   故天欽差師降凡
儒經聖典皆註過   無處不應古預言   諸佛諸祖同助道   天命仙真助師肩
闡道又賜飛鸞演   種種玄妙妙中玄   世間道教千千萬   公認弓長辦收圓
真道真命真人辦   明師一點即超凡   先差道教引人善   末後一着整三盤
萬教歸一明真面   攜手朝親樂陶然   天真收圓掛聖號   先說後應理不遷
溫故知新可為師   繼承道統豈虛談   有大德者必受命   自天申之恩惠寬
百世俟聖而不惑   悟透真機可知天   咱了前聖未了愿   咱辦天事天助咱
契眾終日誠叩拜   有真天命方能擔   契能深自加軆會   自與俗子不一般
體會真意知真面   真道真理古今傳   末刦天道大普展   三曹普遍佛光沾
任憑修道功夫遠   不求指點是枉然   仙人鬼魂同濟渡   一體返本脫熬煎
如此聖德三曹施   修者豈可心不專   銘心刻骨時懷抱   飲水思源體真傳
真道真考休心懼   同心共德順自然   辨明明師真與偽   修此大道方不難
真假假真由自信   全憑自己加悟参   師示數語契領悟   深微之處體真玄

批此收機 止玉管   辭叩天駕  返屏山  哈哈 退

 

修道之志願

參悟當中精益精     遠化預備齊建功
蓮品九層層獻瑞     德全十處處靈通
言人聖傳親師德     性命天賜欽帝明
前行實要當立志     玄妙體道悟心清

吾乃 道濟瘋僧 奉天命 來至佛庭
進佛堂 參叩天駕 執木筆 再留訊情 哈哈

啟信首發願 體意當實踐 誠格佛恩報 奉行奇功建

芸芸眾生 人各有志 即為修道之人 當懷修道之心 念自受命於上天
即當行道於人間 正己成人 必要完成自己之任務 始終貫一
惟願實現此生之成績 堪嗟眾生塗炭慘不忍睹 幸遇奇緣得登道岸
不忍獨沾佛恩之慈佑 願人人脫苦海 化個個登慈航 九六同舟共濟
以期返本還源 發愿進步立志不移 全始全終了佛前之誓愿
成己成人 還靈性之歸宿 待至龍華 佛子集聚 得朝娘容 得慰娘心
憑功定果 光耀門楣 顯祖蔭孫 達志如愿 始能道成天上 名留人間也    哈哈

幸生三期彼岸登   天恩深沐師德宏   超生了死脫苦海   永不墜入六道中
受人點水之恩澤   報以湧泉表至誠   婆心濟世不言倦   涉身渡眾啟聵矇
何畏櫛風與沐雨   何畏戴月與披星   愿力深洪大千濟   以期佛子盡歸宗
成道仙佛與神聖   因何名標宇宙中   因有堅忍不拔志   更能體愿而奉行
人若無志舟無舵   東搖西擺難定平   發愿存心蒼天表   仙佛暗佑大功成

遙觀塵寰迷昩子   猶然沉沉睡夢濃   眾生皆醉吾獨惺   舉世皆濁吾獨清
此時不肯睜睡眼   惟恐醒來已天明   莫如體師順時辦   盡任荷職渡迷矇
知行合一了心愿   言行相顧抱忠誠   誰云事往不可諫   當曉未來可追踪
果然如此體師意   師心歡樂助成功   凡我之職皆爾職   凡我應行眾應行
盡講口頭無結果   言行相違道怎成   渡世純然誠懇辦   將來成個小瘋僧


修道奉行之佛規

家回返時應轉盤     德施天地故歸還
鴉寒棲樹迷煙遠     雁冷飛空浮雲殘
花落促然仍月月     水流如是復年年
發自理中守慧性     佳期此逢幸有緣

吾乃 南屏濟顛  奉敕旨 來至東園進佛堂
參叩上帝  再留訓言 哈哈

佛規為戒律   勿作兒童戲   自問愿如何   勿違上天意

道有佛規 猶家有家規 不以規矩 不能成方圓
是故修道佛子 定守一切之佛規 以尊師重道 恭敬前人為準繩
時時低心下氣謙恭和靄 滅除魔火休存嗔念 自能涵養德性復回靈明
倘不尊而行之 不能成道了願也 哈哈

大德敦化浩然長   無量恩惠賜賢良   天不惜寶真道降   傳於佛子歸故鄉
有緣捷登菩提岸   無份逐浪墜汪洋   得道尤當遵道辦   奉行佛規勿張狂
千巧萬能公輸子   須用規矩定圓方   堯舜之道盡美善   施用仁政可平章
賢契身荷辦道任   首當作則法聖王   遵守佛規勿妄動   須知大愿自承當
佛前表愿頭觸地   躬身實踐慰親娘   半途而廢無結果   焉能萬世永留芳
助道當效長流水   瀑泉湧發豈能長   焚膏繼晷精進辦   始終悠久啟迷盲
契眾勿將愿輕視   時刻小心勿顛狂   偶一不慎招毀謗   悲哉可惜又可傷
莫如循規蹈矩進   免魔息考得安康   上天不負樂道者   謹言慎行沾佛光
仙佛處處加慈憫   栽培造就作棟樑   師示箴言徒自守   深意惟在自細參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unja6699&aid=4392657

 回應文章

紅塵‧一曲卍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誠意修道 自然 捨身辦道
2010/09/08 02:08

安東道場‧簡史

安東道場源於民國 19 年恩師尊領命後,民國 23 年前往天津渡化孫公錫堃道長,並安設「道德壇」;民國 26 年道德壇楊公灌楚老前人大德委派陳公慧泉老前人大德 ( 圓德聖帝 )、張公武城老前人大德 ( 興毅 )、郭公海潤老前人 ( 天祥 ) 前往東北一帶闡揚一貫真理,並以瀋陽為中心開闡三個組線的道務。

其中陳公老前人大德於民國 33年 奉恩師尊老大人「到鳳凰山下找因緣」之命,而前往安東省鳳城一帶闡道,渡化談紹武老前人 ( 教化天尊 ) 並安設「教化壇」,領導灌水一帶高金澄老前人 ( 厚德大帝 ) 及柳人漢老前人 ( 精勤金仙 ) 於灌水所安設之「敦厚壇」;共同發展遼南及遼東一帶之道務。

民國 38 年大陸因政權更迭,道務發展受阻,陳公老前人大德及談公老前人大德受師命委派高公及柳公二位老前人大德向外開闡道務,而於民國 39 年輾轉韓國、浙江舟山抵達台灣。民國 40 年高公、柳公二位老前人大德立下堅定決心將道開荒於新竹,傳揚一貫道之性理心法;先後歷經重重考難,立下安東聖脈薪傳之基石,成立高博精舍、宏宗慈善堂以栽培傳道俊秀。民國 77 年在新竹市明湖路成立「宏宗聖堂道學院」為總壇道務中心,民國 78 年文以載道的籌辦萍江竹刊雜誌;民國 80 年開辦一貫人才專修苑培養彌勒收圓健將,現今已先後開闡出國內五個分壇道務中心,海外二十餘個國家設有道務中心與佛堂,傳承一貫真理。

民國 96 年 12 月高公老前人大德為能實現「道源於神州、立足於台灣、闡揚於世界、老水必還潮」的使命,而於香山地區購置大道場聖地,並由老申親敇「安東彌勒山」壇號,落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一貫村大同世界愿景。 2008年5月1日高公老前人大德奉恩召,安東聖脈在安東歷代聖哲的心燈傳承中,續由謝德祥前人肩負聖脈闡揚之重任。

紅塵‧一曲卍(sunja6699) 於 2010-09-08 02:14 回覆:


新竹‧安東道場謝德祥點傳師於新春期間親赴香港 向興毅吳靜宇老前人請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