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9/07 23:23:44瀏覽17463|回應2|推薦0 | |
http://www.shingyi.org/xoops/modules/x_movie/x_movie_view.php?cid=2&lid=1 ﹝↑ 吳靜宇‧老前人 全程 3 小時 講演 ↑﹞ 神洲大考 民國三十五年,光復後第一年,松北地區為名為民主聯軍所接收。所到之地,除鬬爭清算惡霸地主外,毀廟拆寺,嚴令僧尼結婚還俗,法師牧師神父等遭受慘烈鬬爭無一倖免。因之普傳民間之天道亦受波及,且受考之大之烈,更遠超其他宗教之上。勒令道親開齋,壇主被鬬,佛堂封閉,領導層頻頻頂劫之壞消息,更絡繹不絕。 延至民國三十六年道務全面停止,勉各地道親默然自修,並無所畏懼的正面接受考驗。這時各地佛堂因成禁地,各地道親只有認性為真,認理為我,隨道難而進一步提高,促成難能可貴之好現象。當然也有部份執形着相者,受不了打擊:而立志不堅者,便以開齋破戒大吃魚肉表示脫離。蕪雜淘盡之同時,對不變不屈真修者的慘烈嚴峻考驗,便由是開始了。不過考魔雖大,多數道親仍然屹立不倒,愈考愈堅,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真是驚天地泣鬼神,並以「殺頭鎗斃,告老還家」相激勵。 同時於是年師尊殯天,各地領導前人及關外脫險前人,齊集於津,入懺悔班並與師母接金線。事畢,鑑於東北道難隨時局而擴大,為繼續救世了願計,便立志於實現師尊渡萬國九洲之遺言。於是眾志成城的一致轉向海外,但因人力物力所需浩大,所以便與楊前人之道德壇合攏發展,或出人或出資,頓時一呼百應,隨之王建東前人赴日本,金恩善、張瑞荃前人赴韓國,何宗浩老前人更早於三十六年二月,率王春茂、馬仲齡及天才張長江,渡海到達台灣,此為興毅獨力赴台開荒之始。事後於三十七年再回津,與師母接金線,並率天才葛景濤,於八月初七日二次回台。 其後孔憲周前人,於三十七年九月抵台協助,何老前人隨後率馬仲齡與道親王振鐸赴廣州開荒,旋因戢事南移,越過長沙,乃不得不放棄廣州,轉道回港與王文生會合,擬在港亦建一開荒立足點。是年底何老前人率馬仲齡回天津,欲請示未來事,不料天津地正值大考,諸前人悉被難。何老前人尋至吳前人處匿身二月餘,於三十八年愴然同吳前人離津,翌年正月初十日安抵香港。 至於哈市任紹楨前人領導下之後學,于蘭芳和盛鴻川等人才,夥同安東高金澄前人,共十六位,在三十六年經北韓偷渡南韓,擬渡海赴日開荒,不幸在釜山遭警方拘捕,被疑為共諜曾遭嚴刑拷問,並被囚禁三月餘,幾至不支。後因查無共諜實據,便被遞解出境,放至舟山定海,不久定海又發戰事,當國軍海軍撤退時,於紛亂中只高前人一人偷登艦船,藏身船艙隻身來台,天佑大德,絕處逢生,考驗捉弄人真是無法摸索,高前人即今道務宏盛安東組領導人,但于、盛二位及其他同行者,則不知下落了。 三十七年以後,東北道難隨時局之急轉,已漫延全國,凡有天道之處,無不受考,天津是東北大考之延續,由三十七年尾開始,一聲令下,在天津各單位前人悉罹難。郭海潤前人走出,但下落不明。興毅二位前人,及由東北抵天津者,如任紹楨前人等,無一倖免。至於東北之考,事後查明哈市有孫肇修、陳蔭棠、齊前人等罹難,但葛吉行前人却奇蹟的逃出考場。 道外于鳳山前人率十八位,赴西安開荒,除于桂服外餘皆頂劫。錦州王秀來、李良佐、沈鳳岐、彭維福等十餘位,以身殉道。在興毅整體中除身為領導者多數頂劫外,凡身為壇主人才和渡人較多之一般道親,亦不能置身事外,十之八九判為勞改,發往邊遠地區作苦工,年限有長至二三十年者,至六十八年以後,方得平反歸還。 民國三十七年至三十八年範圍遍及全國,以莫須有之反動會道門罪名,慘遭鬬爭。興毅老壇主,但終身不敢受命之安書亭前人,於民三十七年冬津地大考時,被判監若干年獲釋,放回原籍,於一九九0 年四月於冀縣歸空。(據 王懋生 言)。坤化壇葛吉行前人,半生迭遭嚴峻考驗,每一政治運動,必揪出批鬥一次,於一九九0 年歸空,聞其子言火葬時現啡色舍利六粒。井溶前人殉道,其弟井源因考發神經病,有人見其在河北大街哄小孩賣糖菓,後不復見。(據 莊樹堯 言)。聞張文運前人生前言,楊灌楚前人於津出考時走出,以後不知所終。 民國三十七年東北各地道難慘烈,輕者勞改,重者頂劫,魔風所至,無一倖免,前人聞訊,悲憤交集,隨即捎書寫信,指示各地興毅領袖火速回津,以避道難,"慈悲護念"當時各大領袖包括邱老前人、盛老前人,以及諸多前賢齊集於天津,朝夕與共,前人不忍後學個個頂劫,來日又命運未卜,所以備加愛護,同床共餐,所謂患難知交,要經過一場患難災劫,情誼才加重一分。 後來因為目標太大,三十七年冬天津宣告吃緊,風考之生不絕,於是移到九道灣一間襪廠,是時從哈爾濱傳來消息,當局日夜逮捕道親,當時興毅道場最宏展,所逮捕幾乎都是興毅道親,一時監獄人滿為患,張老前人聞訊悲痛不已,尤其盛老前人直接開荒的道務,幾乎都是親自渡化的後學,於是盛老前人請示張老前人慈悲,准予返回哈爾濱頂劫,盛老前人堅信有其一人挺身負一切所誣告之罪,餘皆可釋放,求仁以得仁,最後完成為道犧牲乃是最大榮幸,更何況年事以高,財產淨盡,只剩一女兒亦捨身道中,確以無後顧之憂,張老前人怎麼說都不依,既言:好不容易逃出火炕,豈有再返火炕之理,硬是不肯答應,此時盛老前人跪求再三,若您老不依,將長跪不起,此時在場邱老前人及其他前人無不黯然神傷,不知要勸那一方,其女更是號啕搥胸,張老前人在萬分無奈下,只有雙手扶起盛老前人,老淚縱橫,仰天長嘆:"彼蒼者天,曷有其極。"如此一位傑出仁者為天道付出所有,僅存的一條老命還得捐出,嗚乎!人間最悲慘莫過於生離死別,這一群真理的先軀亦難免要嘗到此人間苦澀的滋味。 於是張老前人挽著盛老前人的右手,其女兒挽著左手,邱老等隨後踏著沉重的腳步,送著盛老往火車站走,此時行李也不必準備了,因為此去將以一死了斷,就顧不到什麼行李,牙刷,毛巾,衣服等,到了火車站,此時盛老雙腳跪地向張老邱老辭行,邱老即刻扶起,趕緊送上火車,就這樣把他送入虎口 我們常常在拜三叩首的盛老前人就這樣壯士一去不復返 未了的事留待緬懷盛老前人再補述。送走盛老,大家以沉重的步履回到住所,其女兒情不自禁放聲大哭,當然張老前人、邱老前人當時的感受,也只有他們自己才能明白。 隨著盛老前人悲壯的請命赴難後,天津情況一日一日吃緊惡化,風聲鶴戾,危機四伏,隨時隨地都會發生危險,不到數日,果然當局一聲令下,某夜大搜捕各處前人,九道彎的襪廠亦不能倖免,抄佛堂,逼口供,把終身獻身於振興道德,發揚真理為職志的現代耶蘇們判為反革命,一時烏雲籠罩,日月無光,草木皆悲,整個天津市瀰漫著悲慘氣氛,就這樣張老前人及邱老前人以及在場各方前人都無一倖免,後來解至哈爾濱公審,以反動會道門罪名提控,公審時集道親數萬人以興毅後學居多,當局要大家舉手通過反革命罪名,眾道親目睹張老,邱老以及眾前人被綁,受刑,只知氣憤飲泣無一應者,忽而狂風大作,驟雨頃盆,如是公審再三,至十月二十五日罹難頂劫一代聖哲救世救人最後殉道了道。 我們今天感蒙老前人恩德,老前人感蒙三老尊的恩德,自然而然也就感恩於張老前人、邱老前人、盛老前人,更何況是興毅的創始舵手,沒有他們就沒有興毅,沒有興毅就沒有咱們,於是乎"興毅顧名而思義了"。每當在大典感恩道喜中,拜到張老前人三叩首,邱老前人三叩首,盛老前人三叩首,何老前人三叩,我們一定要想到他們的悲壯犧牲,他們的從容就義精神,而無時無刻以此興毅精神來惕勵自己,來引導後學,使興毅精神繼續發揚光大。 寶島開荒 民國三十五年冬,由盛老前人慈悲策劃,派老前人領隊,攜同孫正陽、王春茂、馬仲齡(馬點傳師)、張常江(張天才)等人員,初臨斯地,人地生疏,言語隔閡,備嘗艱辛,由一位日軍的軍夫張玉堂引進台南打銅街(西街即台南仁愛街)租了一間二樓的房子。始於 六月十五日 ,在台南市成立純陽壇,此為興毅開道台灣之始。 三十七年秋何老前人同馬仲齡、王振鐸由廣州會合王文生在其舅父處成立家庭式佛堂,並有若干人求道。何前人率馬仲齡回天津請示諸事,不幸適值大考,天津所有前人及興毅諸前人,一夜間全部落網。台灣方面自前人離開後,三十七年十二月又有哈市孫正陽前人率李鳳英、李鳳蘭二位抵台。 何老前人在天津時,於危急萬分中躲於吳家中,時有蘇家屯于邦翰壇主,來天津業鋅鐵生意。何老前人及吳前人藏身二月餘,外面風聲日緊,滿街捉拿道徒大字報,一夜數驚,何前人所請示事又連絡不上,差點落入大考中,幸有當時掃大門前賢暗示,在驚濤駭浪中於三十八年正月初五日同離天津南下,沿途所聞所見,到處天道都遭大考,頂劫殉道者實無法統計矣。民國三十八年八月攜天才葛景濤來臺,九月攜同馬仲齡、王振鐸前往廣州開荒,佛堂甫立,戰事逼近,廣州吃緊,不得已放棄廣州,率馬、王返回香港,找其之前在牡丹江之後學王文生,暫住其舅父家,設立佛堂辦道,此為興毅開香港之始。 抵港後初居於王氏家庭佛堂,並夥同王振鐸、王文生在他處另覓獨立新址,稍後便於銅鑼灣渣甸坊正式成立昭德壇是年夏因道務所需,向湖南衡陽陳殿選前人處,商借天才,於是王懋生若隻身來港,曾言事畢送回衡陽,但三十九年(一九五○)深圳封鎖,國內更全面發生大考,王君欲歸不得,因此便長期留港,成為興毅開荒香港之一員了。 三十九年時,師母大人平安抵港,是年冬下慈諭,令港澳地區全面止渡,並解散佛堂,以自力維持後天生活為首要,未來事再待慈諭,當時各單位領導唯有遵從不敢稍違。何老前人在港一段艱辛歲月,前後頭尾共四年。初起是感腸胃不適,繼之飲食不進,只略飲流質粥水,如此日益削瘦,漸失人形。初覓名中醫丁濟萬求治,其言湯藥數劑服後,如稍見效有救,可再來,否則即屬危症,準備後事可矣。丁醫生曾譽滿滬濱,診症如神,其言如是,直如熱鍋螞蟻,不知如何是好。 於四十二年獲當局批准,立刻乘船登程,臨別依依,病後重生,抵台後不久道務果大振。前人滯港四年,歷受痛苦折磨考驗,不退不餒,疾風顯勁草,誠不虛也。因病滯港期間,台灣道務由孫正陽前人領導,當時道務已宏展各地矣。何老前人三度回臺後,眾望所歸,繼往開來領導下,道務發展更為神速。民國四十四年,分配後學負責地區道務,計十單位。到民國六十年間,道務已宏遍台灣各地,各鄉鎮市到處佛堂林立,總數超過萬間,道親數近百萬,時先後已有二十幾個單位,分責各地道務。 民國六十年後,應天時而推展道務於海外,於是開荒亞歐南北美各國,道務應運而生,一時宏展於世界各地,以應老前人宏萬國九州之大願,皆是老前人睿智領導有成。民國六十二年受師母老大人慈悲,在台北補樓聯合寶壇跟他母親結緣,那時有幾位前人也在場,三十年前老前人在東北牡丹江行道時,也曾與他母親結過一次緣,當時他母親只是一位高級亡靈,而現在他母親受老前人大德致蔭,已成就為慧覺菩薩的果位。 民國六十二年是台灣北部開壇的高峰,老前人一聲令下,南部很多單位都向北部踏出一大步,一月十五日元宵由屏東單位開壇,六月十五日由岡山單位開壇,八月十五是鳳山單位開壇,九月十五是斗六單位開壇。六十五年開始,開荒國外,首向星加坡進軍,繼之馬.菲、泰諸國亦接連宏道,並東向日本、韓國,先後開荒成功,求道者無數。後因道場日益龐大,為便利當地發展起見,仍以「孔孟聖道院」之名,向各當地政府註冊,近年來更遠至美、加等國,於洛山磯成立莊嚴宏偉之孔孟聖道院,從此興毅成為道德復興之先驅,而興毅一支獨秀之名,便為其他各單位所公認了。 民國六十七年初老前人與許多前人們前往美加等地去開道(夏威夷 洛杉磯 紐約 華盛頓 芝加哥 舊金山 加拿大)於七月初到日本東京看到日本的道務蒸蒸日上即授命二位日本點傳師。民國六十七年(一九七八年)老前人率領了十多位前人前往新加坡本來只有五個單位到民國六十九年已達到二十個單位於是開始籌劃孔孟聖道院並在新加坡召開開荒人員之班會師尊現身為聖道院畫了一幅南極仙翁及仙鹿圖並賜與孔孟聖道萬國篇儒教復興大同年的墨寶。 民國七十二年巡視東南亞道務回台,不幸跌倒傷腦致成半殘之身,仍忍受身命之苦,巡視各地道務。當洛山磯孔孟聖道院,於七十七年春季大典開壇之日,何老前人不辭七年久病之身,以八十三高齡,親自出席典。在美滯留二旬餘,事後歸台,因往復長途勞頓,歸後果真病情惡化,於六月初入台中市中國醫藥學院附屬醫院治療,雖經中西醫全力挽救,終歸罔效,延至 八月初七 (九月十七)日,上午十一點五十分,迴天繳旨,享年八十三歲。老母賜封養明聖君(天道) 圓德帝君(一貫道) 何老前人在台期間,道務共分三十一單位,計有高興、理化、 岡山、 鳳翔、 東明(屏東)、 高二、 旗興、 南興、 府城、 法南、 麻豆、 忠義(嘉義)、 妙一、 西螺、 彰忠、 彰道、 興德(新竹)、 竹北、 大中、 桃興、 北縣、 北市、 北一、 北二、 北三、 基興、 隆興、 東興、 宜蘭、 長榮(長和) 老前人開台首位領命後學王前人,可謂品學兼優,德慧雙全,不幸早逝,老前人慟之曰:此人歸空若老申未封果位,我願以開台之功德,求老申賜封果位,後聞 老申封賜‧紫竹真君殊榮此前人後學間情誼之深可見一般。保路大仙歸空,前人慟曰:「人間少見一位修道士,天上多一位大仙。」以上四點,我們不難了解,當時張老前人、邱老前人,及其他同修前人們的心情,這是興毅史上最悲壯最慘烈的一頁,興毅後繼者不可不知。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