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8/25 13:33:40瀏覽4519|回應0|推薦0 | |
行盡世間路 唯有修道不誤人 ( 二、三、四 ) 摘錄自 ~ 書名「超凡入聖之道」 前言 恭喜各位前賢大德,能得此非時不降,非人不傳之大道,性理真傳。到底我們所得的道是什麼呢?實在很難講。道德經定義第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要把看不見,摸不著,嗅不出,無形無象的東西,說出來讓人了解,真是不容易。但是理不究不明,師尊曰:「佛若不說法,眾生不能解脫,佛若說法,眾生執迷於佛法。」真道不在言語文字,也不是向外求,文字語言只是幫助我們領悟而已。 現在後學就以(1) 道是什麼?(2) 求道的好處?(3) 道與教的差別。(4) 得道以後應如何做?這幾點跟各位前賢互相參研。尚祈各位前賢不吝指教。 (一) 道者理也 道是宇宙萬靈萬匯之真主宰。在自然界中,日月星辰井然有序的運行,四時之更替,日月之代明,就是有個主宰。今由下列參點加以印證。 太上老君(清靜經)云:「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故未有天地先立其體,既有天地能廣其用,此為道之體用。道無形無象,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道德經根源章第4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是吾人的本性:道在天曰理,天有天理,地有地理,物有物理,賦於人曰性理。道德經曰道章第25:「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創世紀第二章第七節:「耶和華上帝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裏,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咐囑摩訶迦葉。」(宗門雜錄) 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性是靈性,人身的主宰,是謂真我,不生不滅;我們的肉體,終有壞死,是謂假我。性在人在,性去人亡。 道之原態本來是無聲無臭,但是道並非始終的寂然不動,祂到有機而感之時,就會由靜生動,是為生發一切萬物。 一者無極之真。其卷之藏於密,無所不致;其放之則彌六合,大而無外,無所不包。 一為宇宙之真理,不變的法則,一為數之始。道德經知本章:「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一也。」 一本散萬殊,萬殊歸一本: 佛 —— 明心見性萬法歸一。 (三) 道者路也 我們本來自理天,於完成人生也應由此路回去,這是本性來去之康莊大道,此乃人回天必由之坦途。求道得知性之所在,當去其本無,還其固有,方能復性初,返回靈性之故家鄉——理天。 約翰福音14章6節:「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馬太福音七章十三節:「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 論語雍也篇第六,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人沈迷於花花世界之風光假景,本性或迷昧,為七情六慾所牽擾,致使此路不行矣。孟子盡心篇曰:「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受明師一指尋回迷失之道,所謂迷者千萬里,悟者一步超。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