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無米樂主角黃崑濱 奪全國稻米競賽冠軍
2006/09/19 08:18:18瀏覽784|回應0|推薦10


無米樂主角黃崑濱 奪全國稻米競賽冠軍

您看過紀錄片「無米樂」嗎?這部影片紀錄了台南縣後
壁鄉農民的生活,與對工作的堅持,與恬然自得的生活
。片中主角之一的黃崑濱在片中說,「種田的人如果對
土地沒有感情,就是快死了,土地養育我們,生命在土
地裡成長,土地是咱的寶貝」。

    黃崑濱所種植的益全香米(台農七十一號)十八日
奪下第四屆全國稻米品質競賽的冠軍米。不過,他也感
慨,現在台灣種稻沒有前途,不會希望孩子繼承衣缽。

    獲得今年冠軍米「稻米達人」的黃崑濱在名次揭曉
後,很高興的與後壁鄉農會的同仁合影,也感謝農會的
輔導。他說,種出冠軍米並沒有什麼訣竅,只有愛心與
耐心的照顧,可說是「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他
從來不是為了要得獎才種稻,主要是人對土地有感情。
稻子不是人在種,是天公伯仔幫忙種。

    黃崑濱有兩甲面積的稻田,這樣靠天吃飯的行業,
今年面對南部雨水不足、病蟲害增加,照顧的人力吃緊
與辛苦尤其明顯。他說,拍「無米樂」只是想藉由拍片
幫稻農說幾句話,讓大家知道種稻的人對土地有深厚的
情感。

    但是,這次台灣南部的米可以在全國稻米競賽中異
軍突起,也不是憑空掉下來。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科長
劉安妮分析,前十名有四名屬於南部地區的農會種的米
,可見當地農民的觀念已經改變,使用有機肥減少速效
的化學肥。

    前三屆的冠軍米都來自於東部地區,這次南部地區
稻米拔頭籌,劉安妮說,「只要願意就可以改變。」顯
示當地農民在觀念上以及管理已經提升。產量雖比較少
,但產值卻可以增加。

    以黃崑濱為例,今年的一期稻作,他參加當地稻米
產銷專業區的契作計畫,不用農藥和除草劑,因為栽種
習慣改變,加上不用農藥和化學肥料,稻子看起來產量
銳減,卻沒想到因此獲得冠軍米頭銜。

    當然,要種出冠軍米,也要有好的品種。黃崑濱種
的「台農七十一號」又稱為「益全香米」,榖粒很大、
米粒短圓飽滿、外觀晶營剔透、米飯黏彈性佳、耐寒性
好、對稻熱病、以及病蟲害有持久的抗病性。

    之所以會稱為香米,主要是由於米粒具有淡淡的香
味,而且煮出來的白米飯聞起來會香香的。總評審台中
區農業改良場許志聖指出,在外觀上,參賽的三十五位
農友的米,分數差距不大,但是在食味口感上,台農七
十一號煮出來的飯,充滿芋頭的香味,終於打敗歷年冠
軍的台(禾更)九號,脫穎而出。

    台農七十一號是台灣土生土長的「益全香米」,也
是米商口中的「台灣國寶」。台農七十一號,是台四號
與日系絹光米結合育種,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
所研究員郭益全博士及其所領導的團隊,歷時九年改良
而成。

    公元兩千年,郭益全博士卻在成果發表之前因勞累
過度與世長辭,農委會將此米訂名為「益全香米」,紀
念這位替台灣奉獻畢生心力的郭益全。

    「無米樂」紀錄了台灣的大米倉之一,台南縣後壁
鄉四位老稻農與一頭老牛的勞動與生活,片中的主角平
均年齡超過七十歲,劇中演員崑濱伯、崑濱姆、煌明伯
和文林伯,都成了鄰居口中的「大明星」。

    即使主角之一的「稻米達人」黃崑濱因為紀錄片而
爆紅,儼然成為台灣農民代言人,所種的冠軍米,有顯
赫身世,也奪下冠軍米頭銜,不過,他說,目前只能與
老伴一起耕種到沒有體力為止,不會讓孩子繼承衣缽。
「如果沒有保價收購,根本種不下去了。」

    不過,即使如此,他夫妻倆種得愈久,對土地就愈
有感情,再累再苦,他從沒想過要放棄種田。(夸父)

 950http://tnews.cc/photo/2006919336_23_1.jpg918

( 在地生活雲嘉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unhuang&aid=454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