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想像,自己捏出來的茶壺,泡出來的茶有比較香醇嗎?實踐「生活陶藝」的捏陶達人簡善來,從完全不會捏陶,到現在收藏兩百多支自己創作的茶壺,這些成果都只是用一雙手與一根牙籤完成。他將空等待的時間化為創作孕育茶壺的光陰,生命中充滿驚喜與樂趣。 「捏陶真的很好玩,以前我都收藏中國大陸的宜興茶壺、景德鎮茶壺,現在,只要有時間就隨手捏出一把茶壺,根本不再買茶壺,家裡面許多器具、花瓶、茶杯也都是我捏出來的。」簡善來捏陶的手未曾停歇,一面娓娓道來,似乎創作的靈感源源不絕。 簡善來是台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的公務車司機,搖身一變也是生活陶藝家。喜歡茶藝已經有三十年歷史的他,是到了鶯歌陶瓷博物館服務之後,才真正接觸到陶藝。看到別人捏陶,一時技癢下場,從此無法自拔。 擔任司機,有許多時間都是接送主管或同仁開會、洽公、辦活動。一趟行程下來,往往有兩、三個小時的空檔,前任館長吳進風在籌備黃金博物園區時,更是在瑞芳全心全力投入。簡善來就利用這些時間捏陶,逐漸捏出心得。 徒手捏陶,不像機器拉坯可以控制陶坯的厚度均勻,完全是要靠手的觸感與質感。不過,經驗多了之後,現在簡善來不但只用一根牙籤就可以為茶壺開壺嘴、開壺蓋孔,完成一件作品,還可在壺身揮灑無盡的創作。 有的可以留下手指捏壓的紋路,有的就地利用周邊的材質為茶壺增添趣味。「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九份、金瓜石一邊欣賞美景,一邊利用當地石頭研磨成粉後,作為壺身增添金色亮麗的花樣。 當別的司機認為等待的時間很難熬之際,簡善來已經利用零碎的時間,浸淫在創作的樂趣中,兩百多支茶壺就這樣陸續出爐。他用牙籤在每一把茶壺壺底刻上名字與創作日期,每一支茶壺都是獨一無二,也成為回憶當時場景的最佳紀念。 有些茶壺創作者不見得會懂茶藝,有些愛喝茶的不見得會懂陶藝。簡善來一切從零開始,集兩者為一身。現在簡善來可以熟稔的拿捏壺身與壺蓋之間的密和度,牽涉的陶土伸縮、圓周契合,都靠經驗逐漸累積。他還買了一個電窯將這些茶壺燒起來,成為真正實用的純手工器皿。 不但簡善來自己感到快樂,陶博館長游冉琪更認為他是落實「生活陶藝家」的最佳代言人。他對每一把茶壺都像是自己生的孩子一般珍惜,捧在手心中溫潤的觸感,展現唯一獨特的性格。他說,「能在生活中嗅聞到屬於自己的風格,用最自然的陶土搓、揉、捏、拍、塑創造出自己得意的生活陶藝小品,是人生最快樂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