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1/16 12:36:44瀏覽3453|回應0|推薦6 | |
金球獎揭曉了,得獎名單一如預料。 《火線交錯》(Babel)與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各得最佳影片與導演獎。而海倫米蘭(Helen)一人以兩個女王角色分別拿下電視、電影雙后座,最是實至名歸。 但讓我個人最開心的,是喜劇類的最佳女主角頒給了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而非人氣旺旺的碧昂絲(Beyonce Knowles)。因為無論是《穿著Prada的惡魔》(The Devil Wears Prada)或是《大家來我家》(A Prairie Home Companion),她確實是無懈可擊的超級好演員。這幾年來,彷彿大家都有點覺得梅莉史翠普演得好是「理所當然」的,因而經常只讓她「入圍」而沒讓她得獎。 不過梅莉史翠普最精彩的是,她不僅戲裡演的出色,連上台致詞都幾乎是給後輩上了一課。她一上台,先把一起入圍的女明星們都一一唱名,不只同樣入圍喜劇類女主角的,還包括戲劇類的女主角,完全看得出她的細心與大氣。接下來一連串的感謝之後,她還不忘提醒大家,雖然《穿著Prada的惡魔》是部大受歡迎的賣座影片,她更希望大家看到更多不同類型的好電影,於是她一連串念出更多入圍、但票房沒那麼好的電影名稱,贏來滿堂喝采。最後下台之前,她更不忘以片中「米蘭達」一角的招牌台詞:「That’s all」做完結束,堪稱金球台上「最厲害的表演」之一。 記者評審最愛明星 不同於奧斯卡由影藝學院數千人的超大評審團制評選,金球獎則是由近百名「好萊塢外籍記者協會」(Hollywood Foreign Press Association)會員投票選出,整個評審團組成較小,也都是各國派駐在美國當地的外籍記者,與奧斯卡、艾美獎的「專業導向」截然不同。 金球獎兼容電影、電視,同樣在表彰上個年度優秀的影視從業人員。由於評審是記者,因此金球獎的獎項類目分得很簡單,無論影、視,都只頒給影片、演員、導演、編劇等主要獎項;過於專業的技術類獎項如攝影、剪輯、特效這些,則未列入評選,免得過於「門外漢」而有失公平。 或許是記者口味比較親近大眾,一般而言,金球獎比起奧斯卡更中庸、保守、通俗的給獎導向,似乎也益加明顯。金球獎是個非常表彰明星光環的獎項,像它的特別獎「西席爾迪米爾獎」(Cecil B. DeMille),幾乎都頒給明星為主,包括哈里遜福特(Harrison Ford)、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等都得過,今年則將頒給華倫比提(Warren Beatty)。每年金球獎還會安排新人演員擔任遞獎的「金球小姐」或「金球先生」工作,大部份找的也都是好萊塢明星的第二代,像今年是由傑克尼柯遜的女兒蘿蘭尼柯遜(Lorraine Nicholson)榮膺。當然,演而優則導的明星,也是金球獎的最愛,像兩度獲得最佳導演的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今年不但一人入圍兩個導演獎名額,最後還是以《來自硫磺島的信》(Letters from Iwo Jima)拿下了最佳外語片獎。 金球獎對明星的「好惡」更是明顯,有些與協會特別友好的明星,或是他們特別鍾愛的明星們,總可以在金球榜上常獲提名,如莎朗史東(Sharon Stone)、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妮可基嫚(Nicole Kidman)都是。也因為這樣,偶爾還有明星「賄賂」協會會員的醜事不小心傳出,像1999年,莎朗史東以評價甚差的電影《第六感女神》(The Muse)「意外」入圍女主角獎,就被媒體繪聲繪影報導,莎嬸似乎是因為送了不少會員一人一只名牌手錶,才掙得這令人跌破眼鏡的影后提名。 風向球光環不再 以往金球獎的入圍、頒獎都在奧斯卡前一個多月,它的結果都對奧斯卡產生極大影響。也因此,這群外籍記者協會會員的地位也因「球」而貴,只要獲得他們的青睞,就等於往奧斯卡更邁進一步。一直以來,好萊塢片商都對這群「金球評審」十分禮遇,所有的電影試映、餐宴、記者會,外籍記者協會都受到比一般記者更多的尊重與呵護,全為了「風向球」的巨大作用。 所以這幾年來,奧斯卡刻意將入圍、頒獎的時間都往前挪,希望將金球獎對於奧斯卡的影響力,漸漸縮小。事實證明此招頗有成效,像去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衝擊效應》(Crash),金球獎甚至沒有入圍;前年金球的最佳影片《神鬼玩家》(The Aviator),在奧斯卡卻不敵《登峰造擊》(Million Dollar Baby)。可見得金球獎的小金人效應,正在一年年遞減之中。今年得獎的《火線交錯》或《夢幻女郎》(Dream Girls)是否有機會扳回金球之光?有待觀察。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