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揚州 畫舫 船娘 古運河
2010/11/02 16:38:00瀏覽428|回應0|推薦6

揚州 畫舫 船娘 古運河

揚州

《左傳》哀公九年(西元前 486 年),吳王夫差在蜀岡上築邗城,是為揚州城的雛形。為了北上爭霸,這位極具想像力和浪漫精神的君主還在蜀岡下開鑿了邗溝,連接了長江和淮河,這就是中國最古老的運河,成為中國京杭大運河的發源地。

揚州古運河是中國古運河中最古老的一段,河水穿城而過,沿岸古跡林立,風土人情獨特,是一個集園林景觀、旅遊文化、休閒商貿為一體的觀光旅遊區。沿古運河遊覽,可感受揚州深厚的文化底蘊,體驗 “ 水上揚州 ” 的獨特魅力。

彎彎繞繞的古運河不改其千百年來流淌的姿勢,古運河的兩岸卻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泛舟運河,夾岸垂柳隨風飄揚,那漫天飛舞的柳絮伴著河面蒸騰的水汽,迷離了這條流淌了千百年的運河在這座城裏曾經創造的繁華往事。如今踏遍春風十裏路,繁花落盡後的揚州城,展現的是另一番優雅婉約的精緻韻味。

揚州古運河

春問綠楊 槳聲燈影

西行至泰州路,往北不遠便可見到為紀念夫差而建的邗溝大王廟,巍峨的宮殿,花柳掩映的涼亭,將一份遙遠的記憶點綴,而傍著泰州路的,則是那條曾經帶給揚州幾經繁盛的千年運河。

傳說,流水是會沉澱往昔的,浮現出的只是流年。揚州,這樣一個很纖細的古城,穿越過古城的將是什麼樣的河流呢?是滔滔江水般的豪放,還是如江南女子般的婉約?那潺潺的水聲穿古流今,彈奏出叮咚的天籟,仿佛河畔的綠草地在呢喃,訴說著來往的滄海桑田。

東北而立,站在揚州城的最邊沿,俯瞰那孕育了揚州城市的古運河,探索著古運河的種種歷史。河邊的泥土已被烙上歷史的痕跡,一步步前行,看著歷史大門一扇扇打開。追根溯源,西元前 486 年吳王夫差在揚州開鑿的邗溝就是古運河的發端,世界上開鑿時間最早,流程最長的人工河流 —— 古運河,它的第一鍬正是在這方土地上開始的。據說在此後的漫長歲月裏,古運河道雖歷經遷途,但揚州的中樞地位卻從未改變過。這條揚州城的 “ 母親河 ” 承載了揚州的誕生和成長,記錄了揚州文化的發展和繁榮,是記憶深處不可替代的一頁畫卷。

揚州古運河

沿河堤行走,耳畔聆聽著風的低語,伴著幽幽鳥鳴,岸邊的楊柳依依,綠得幽邃,綠得心動,它們似垂落非垂落地低頭淺吻著水面。 “ 不知細葉誰裁出 ” 的詩句輕輕飄落在柳尖,那婀娜多姿的身軀,搖曳出風情萬種的神態。遙看運河兩岸,亭台水榭,古樸幽雅,堤岸的植被上還留有清晨未曾散去粒粒水珠,折射出日光的明媚,透過露珠,那是一個放大了的古運河。

呷一口春風,找一塊舒適的地方,席地而坐,談談天,說說地。或是一時興起,或是一種習慣,放飛風箏的歡笑,抖弄空竹的閒適,在自然的面前,人人都是孩子,伴著古運河的水聲,似一幅人與自然的照片被定格在空間裏。

在這條運河岸線上,留下了多少歷代名人的詩文名篇啊,又記載了多少文人墨客的足跡啊!你腳下的土地是否被 “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 的李白所走過, “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 的徐凝是否也在那岸邊休憩?那將是怎樣的一個極盡繁華和輝煌的時代啊,而這一切無不與運河一脈相承。輕輕撥弄著腳邊的小草,重疊的記憶,重疊的方位,歷史的深厚與今朝的尋覓似兩條相系的絲帶,即使不同,也能相連相嵌,流水真的沉澱了往昔。

東關古渡

迎著朝陽,在這個歷史的走廊上,面對眼前的水鄉景色,體會著柳永的 “ 楊柳岸,曉風殘月 ” 更別有一番情趣。沿著腳下的這條大河,一路南下,來到 “ 東關古渡 ” ,那標誌性的亭臺式建築,氣澄壑秀的石碑,換上小船,順水而行,領略運河從北向南的美麗風光,感受自然的力量,歷史的滄桑,然而記憶中留下最多的就是那傳奇的文化和秀美的風光。

若是繼續向南,你會被普哈丁園的建築所吸引,那綠色的房頂透出一縷淡淡的情思,仿佛寄託著普哈丁這個國際友人對揚州的深深眷戀。

古人雲:智者樂水。水乃生命之源,孕育著世界上萬事萬物,豐富著人類的文明史,在古運河的長廊中漫步,走進揚州,閱讀揚州,感受揚州。

打開冰封的記憶,有一種深厚叫做古運河。

運河風景

石隨風逝 “ 馬 ” 頭仍在

沿著鹽阜路西行,二百多年的風風雨雨,洗不盡那古人的禪詩雅意;二百多年的風風雨雨,吹不毀那先人遺留的博會精思。

回溯到清朝,帝王之中,康熙與乾隆祖孫二帝特別愛下江南,兩個人的下江南次數累加有十多次之多,而揚州更是他們的必經必停之地,光是曹寅就在此接了四次駕。樓船畫舫,行宮擺宴,可想而知,當時的揚州會是怎樣一個繁華景象。

乾隆十八年即西元 1753 年,揚州的鹽商為了迎接皇帝的到來,花了三年的時間在天寧寺西園修建了行宮,為了方便乾隆皇帝遊覽瘦西湖,水上賞揚州,禦碼頭因而誕生。

船娘

在蜿蜒曲折的護城河旁邊,立著一塊石碑,石碑的正面書有 “ 禦馬頭 ” 三個大字。據說上面的字正是乾隆所題。當第一眼看到 “ 禦馬頭 ” 三個字時,想來大家都會奇怪,按我們平時所知碼頭的 “ 碼 ” 字都有石字旁,而此碑上的馬卻無石。

相傳,乾隆二十一年,乾隆下江南來揚州遊,當時,禦馬頭隨西園行宮剛落成,還沒有名字,於是在此船游揚州時便題下了 “ 禦馬頭 ” 三個字。乾隆認為 “ 碼 ” 字有石伴在旁,會絆到腳,礙著前行的道路,不吉利。所以這位創造了康乾盛世的偉大帝王將 “ 碼 ” 字的石頭去掉,於是就成了 “ 禦馬頭 ” 。
漫步于青石所砌的臺階,感受著古時帝王遊玩的雅意。由此碼頭登上遊覽船,追尋著乾隆皇帝遊覽揚州的足跡。雖已經兩百多年的風雨,這青石臺階依然完好,堅固如初。

茱萸灣

每座歷經千載的古城,在它的城外總會有一處別致之地,正如倫敦城外的溫莎古堡,或是杭州郊外的西溪,景致之中的幽谷禪寺、竹林雅室似乎是要對入城前的人們進行一次專屬的洗禮。沿著古運河南下,入揚州地界,遂會發現一處集奇花異草,遍種芬芳之處,恍惚間,如同步入了某個王朝的帝王花園,而這裏便是揚州城外的茱萸灣濕地公園,亦是古時從北面進入揚城的第一關口。

茱萸灣,因漢代盛產茱萸而得名,隋煬帝三下揚州,清康熙、乾隆帝六次南巡都經過這裏。古人常以詩作畫,唐詩曾生動描繪了這裏的水色風光: “ 有地唯栽竹,無家不養鵝。春風蕩城郭,滿耳是笙歌。 ” 清代詩人李國宋則有 “ 蕪城墩下唱歌來,舴艋輕舫暗櫓催。家在茱萸灣裏住,五更月落打魚回 ” 的詩句。

芍藥花

景區內,芍藥觀賞區可謂是一佳處,古城揚州盛產芍藥,茱萸灣則猶如其關門弟子,得之真傳。芍藥栽培的歷史悠久,盛產芍藥的地區常隨朝代的變更而變遷,隋唐後是揚州,極盛于宋。劉頒《勺藥譜序》說:天下名花,洛陽牡丹,廣陵(即揚州)芍藥,為相牟埒。《本草》載:芍藥……處處有之,揚州為上。當園中萬株芍藥齊放,花海的盛況便拉開了帷幕。

釋意閑雲野鶴,在這奇花之中必有自然的精靈。茱萸灣景區內的揚州動物園是江蘇省及周邊地區惟一的大型綜合性森林動物園,動物場館依山佈局,與樹林巧妙結合,小橋流水而後山林野趣,享受著零距離的接觸自然。

漫步在通幽的曲徑上,身邊是自在生長的綠色植物,草坪上放著紙鳶的人們,不時傳來歡聲笑語,帶著所有的疲憊與煩惱飄飛,這便是茱萸灣所給你入城前的幸福洗禮!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tefancn&aid=4559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