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08 馬侃與歐巴馬
2008/07/24 07:13:29瀏覽1085|回應1|推薦3

今年十一月的總統大選對國力下滑的美國是非常的重要。 然而美國雖然是全球最成熟的民主國家之一,在這麼關鍵的時刻,兩大黨居然相繼推出 … 嗯,講「爛」可能不完全公平 … 嗯,這麼吧,有「爭議性的」候選人。

共和黨經過布希八年的摧殘,人才短缺。 2008 年代表共和黨的馬侃 (John McCain) 今年七十一歲,脾氣暴躁,記憶退化,到今天還搞不清楚捷克與斯拉夫已分為兩個國家。 唯一的政見是為了降低油價放棄環境保護,開放阿拉斯加給石油公司探採石油,這讓我想起布希當年也是以穩定油價為理由出兵伊拉克,而「打敗」伊拉克之後油價卻飆漲。 如果這個老頭子當選,可能是美國外交、國防、經濟與環保的惡夢。

代表民主黨的歐巴馬則在激烈初選險勝經驗豐富的希拉蕊。 非洲裔的歐巴馬,是美國第一位非主流白人的總統候選人。 歐巴馬至今還不能完全消除美國人民對他的宗教種族背景的猜疑,歐巴馬名 Barack (美國少見的非洲名字),字( middle name ) Hussein (薩達姆 • 海珊的「海珊」,眾所周知的伊斯蘭名字)。 再加上他參加總統大選以前幾乎莫莫無聞,神秘的背景讓人起疑。 離十一月四號投票日不過三個多月,歐巴馬仍在彌補民主黨初選的裂痕。 希拉蕊之前聲稱歐巴馬沒有能力打敗馬侃,而克林頓夫妻至今還沒有出面幫歐巴馬拉票。

為什麼像美國這麼成熟的民主國家會給人民這麼困難的選擇? 這讓我想起與台灣 2000 選舉,也讓我再次體會到民主制度的缺點。 馬侃代表的是舊勢力、至今尚未反省的共和黨。 很大一部分美國人民是要求改變,但是他們對於保守勢力的厭惡,甚至連累了希拉蕊。 新人歐巴馬代表的是改變 (Change) ,但是沒有經驗的他除了喊 Change 口號之外並沒有提出任何實質的方案,反而將一些求變的中間選民(尤其是女性)推到共和黨這一邊。

我相信今年的美國選舉會見到比往年高的投票率(過去只有百分之五十幾),但是 馬侃應該會勝選 。 我不認為美國人會讓一個沒有經驗的黑人來當總統。 話又說回來,政治上種族(或者是族群)是一把雙刃刀,歐巴馬如果不是黑人,憑他的資歷應該是無法戰勝希拉蕊得到民主黨的提名。 只是無論誰當選,美國在全球的領導地位都會繼續衰退、甚至加速衰退。 馬侃會繼續布希的獨斷獨行,政策上與世界其他國家越走越遠。 七十一歲的他搞不好還會發動對伊朗的戰爭,開始一場他有生之年都看不到結局的戰爭。 如果我猜錯,歐巴馬贏得總統的寶座,他則必須在國內先証明自己的能力。 他將走是美國優先,自掃門前雪的路線。 如果克林頓夫妻不挺他,歐巴馬還會面臨人才短的困境,因為民主黨現今有行政經驗的官員都是在克林頓總統任內就職。

悲哀的是,在這麼困難的時候,應該有全世界最優秀人才的美國也只能推出馬侃和歐巴馬這兩個沒有明確領導能力的候選人代表兩黨競選。 這也是民主制度的缺點吧,在危機的時刻,還是必須以嘗試錯誤( trial and error )的方式走下一步。 當然,歷史告訴我們,任何世界霸權都無法永遠維持,而霸主衰退時一定會有紛亂。 只希望美國這個霸主不要衰退的太過迅速,紛亂也不要太劇烈。 年底的選舉雖然是美國人民的選擇,但是全世界的人卻都須要承擔他們選出來的後果。

http://tw.youtube.com/watch?v=iWX5u69hmzY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tansiao&aid=2071281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澄清部分內容
2008/07/30 20:35

馬凱至今尚無超出布希政府的政策主張,開放沿岸採油亦屬布希政府的主張。

此外,你可能太過抬舉柯林頓夫婦。柯林頓8年在位期間美國的繁榮頓是由於很多因素造成,部分包括:

1. 雷根總統採取休養生息政策,百姓漸趨富足

2. 蘇聯瓦解冷戰結束,美國為世界唯一最強國家

3. 中國改革開放加上東歐各國全力發展經濟,提供大量廉價勞力,各種產品源源    不絕輸入美國

歐巴瑪這次能贏得民主黨初選,顯示其幕僚策士亦非等閒之輩。若歐巴瑪當選總統,相信未必完全需仰賴柯林頓時期的人才;畢竟時間相隔了8年,舊的人才未必完全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