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轉載: 228紀念日/挑動傷痛 我們進步多少
2015/02/28 11:44:31瀏覽101|回應0|推薦5

轉載: 228紀念日/挑動傷痛 我們進步多少

2015-02-28 01:41:58 聯合報 馬叔安/研究生(新竹市)

今天是二二八紀念日,此前對歷史真相的爭議和討論逐漸甚囂塵上。昨天更傳出了各地蔣公銅像遭到塗鴉事件。年復一年循環,幾乎成為每年的例行公事,不禁思考:我們究竟進步了多少?

二二八事件,是台灣歷史上不可抹去的傷痕,不論後人將其視為動亂、革命,還是屠殺;這件事應是當代所有台灣人心中的悲劇,不論省籍、背景,無數的台灣人在那價值與歷史的衝突中,淌下了鮮血。

二二八事件導致台灣人的分裂,從價值觀到身分認同,本省與外省衝突和誤解,在過去不斷撕裂台灣社會。然而當外省第三代,如我輩都已經成年,身邊的同儕早已忘卻了省籍的鴻溝,每年此時卻又挑動民族情緒,除了政治人物的曝光率,對我們的社會還有任何意義嗎?

有政治人物說過:二二八事件「可以被原諒,不可被忘記」。相信二二八紀念日的真諦,在於緬懷先人的犧牲,省思過往的錯誤。畢竟所有在這場悲劇中犧牲的先人,並不希望看見子孫依然因為他們的錯誤,依舊彼此分裂與仇恨。當走過二二八紀念公園中的紀念碑,我們該思考的是:我們進步了多少?而不是不斷注視自己那早該痊癒的傷痕。

曾家珍/藥師(台北市)

每年到二二八紀念日,是蔣公銅像最緊張、最倒楣的時候,許多有心人士,在銅像噴漆、倒番茄汁、畫臉等等,無所不用其極的羞辱他,讓他年年受到傷害,成為洩恨的對象;就算平時,不但要遭受風吹雨打、行人小便,或丟垃圾在他的四周。

蔣公的功績早蓋棺定論,銅像的存在不能增加他的歷史評價,少了銅像也不會減少他的功勳,實在沒有必要讓銅像繼續站立街頭或廣場,成為政治意識下的犧牲品,有關單位應該考慮讓蔣公銅像走入歷史休息了。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pirit2013&aid=21183503